居家生活

另一个选项?核能(2)

艾尔‧高尔

在社会大众的想像中,所有核电产业的问题,主要归结到两个因素:一是广为人知的核事故造成的总体破坏,这些事故包括宾州哈里斯堡附近的三哩岛在1979 年3 月发生的事故,以及七年后在位于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边界处车诺比所发生更为严重的事故;第二则是关于在几千年中都具有危险性的发射性核废料的长期储存问题,围绕此议题的歧见存在已久、悬而未决。

这两个方面的问题都是真实的,而且几乎都可以确定最终无疑会得到解决。但是这两个问题都不是核电产业急遽萎缩的真正原因。反倒是另外两种也许是无法解决的问题,才是核能扩张预期的阻力来源。

首先,使过往意气风发的核电厂梦想降温的原因在于:目前核反应炉效率之低,让人无法接受。建设核电厂的成本大幅上升,大部分公共事业部门早已放弃规划新的核电计划。在1985 年,《富比士》杂志(Forbes)得出结论:“美国核电厂计划的失败列于商业史上最大的管理灾难,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灾难”,并进一步补充:“对于美国而言,核电厂已经死亡,已经丧失了防止油价过高的短期作用,也丧失了作为未来能源的长期地位,而这是无可非议的事实。”

但对于核电产业,实际上有人反对这个结论。业者为自身的衰落找到了其他原因。常被引用的是,电厂获得管制审核批准结果的周期很长,即使管制程序已经根据产业的需要精简并且重新设计。人们对于核电安全性的持续性关注(因为核能设施建设业务中关键技术的过失,而变得错综复杂),对核安控管施压目的,就在于避免管制者寻求有危险性的捷径。

长期以来,核电的支持者常引用法国、韩国以及其他国家已知的成功来证明核技术本身的魅力;作为一种能源选择,在美国和世界其他地方核能不应该被忽视。

法国有超过四分之三的电能都来自于核反应堆,因此常被引为核能利用的典范。但鲜为人知的是,法国的核电厂几乎全归国有,生产出来的电力也是出售给政府的。政府对核电的补贴额度难以确定,因为财政运作并不透明。

此外。在解决在储存核废料的问题上,法国领先美国。虽然核废料储存技术养类富含争议且代价高昂的再次加工,法国对维护可靠而安全的核废料储存,近乎无可挑剔。但法国现在明显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困难。法国在芬兰建设的新组合式反应器,其施工远落后于预定工期,并大幅超过了预算;而原本的设计理念是施工速度更快、运营成本更低、安全性更高。

从70 年代到90 年代,建设核电厂的成本约从四亿美元提高到四十亿美元,所需工期也延长了一倍左右。甚至在2008 年起的全球经济衰退前夕,核电厂的建设成本也以每年15% 的幅度上升(这意味了在十七年后,一座新核电厂完工的总花费,可能会是目前的十倍高)。@

摘自 《难以回避的抉择:全球气候危机的解决之道》 商周出版社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