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太阳花学运获回响 外媒关注青年领袖

【大纪元2014年04月02日讯】(大纪元记者黄捷瑄编译报导)太阳花学运进入第16天,虽然马政府迄今没有回应,但更突显了学运指挥部门的坚定与毅力,外国媒体纷纷报导学运中面孔清新、论述条理分明,又有天生领袖气质的领导人物。

华尔街日报:青年憾动中国政策

《华尔街日报》4月1日以“青年抗议者憾动台湾的中国政策”为题,侧写了学运中的主要干部,文中形容“25岁的政治研究所研究生林飞帆,及24岁的社会学研究生陈为廷是运动的总指挥。他们给这个被批评为‘不民主暴徒’的运动带来了纪律并受到赞誉。他们对协议条理分明的评论感动了大众。”

陈为庭的大学同学Stevie Lee说,含蓄严谨、条理分明的林飞帆与有冲劲、胆识足的陈为廷个性正好互补。林因此成为偶像,他的标帜性绿色外套已经销售一空。

日周刊:太阳花人才济济 足够组党

已经专文报导过学运的《日经商业周刊》,4月2日接着以“台湾太阳花学运的未来”为题,描述立院的学生指挥系统和后勤管理井然有序,总指挥部底下设有公关部门、物资管理部门、媒体部门、医疗部门等。有专人透过社群网站发布讯息,更有翻译部门能将新闻稿翻译成35国语言,“人才济济足以组成一个政党”。

学运领袖林飞帆表示,希望将影响扩大到香港、中国等地,就连撰文的记者福岛香织也拭目以待,学生运动或许能影响到日本的东亚地区。

赫芬顿邮报:学运“惊人”美丽

《赫芬顿邮报》在330“退回服贸,悍卫民主”活动之后制作了的图辑,焦点放在经过参与者的热情与创意支援,随处都是学运的象征物太阳花,让集会呈现着“惊人的”(Strikingly,字根为抗议、罢工)美丽。

报导引述《华尔街日报》所述,330的集会是一场平和的家庭聚会,参与的人们推着婴儿车、唱着歌,宠物也穿上抗议装。图片中人们穿着黑衣,多数是年轻的学生,他们绑着黄色的显目布条,或拿着自制的标语,一朵一朵的向日葵在人群中升起。即便到了黑夜,手机灯光形成的灯海,依然灿烂夺目。

(责任编辑:毕儒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