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生活

人们会对与自己有许多共通点的人敞开心胸

山崎启支

● 人类只能透过自己了解他人

“亲和感”(信赖关系)与“彼此是否敞开心胸”有关,人类会对感觉“非常了解”的人敞开心胸。

那么,人们会对于什么人感觉“非常了解”呢?答案是“与自己类似的人”。

在九十五页中,我提过人类在理解某事时,凭借的是以前经历过的体验。

例如,对于不曾体验过“日本盂兰盆节时举行的盂兰盆舞”的美国人,你要如何说明呢?你能够说明“太鼓”、“灯笼”、“捞金鱼”是什么吗?

这时,我们只有连结美国人体验过而知道的东西来说明。例如,“和太鼓”就是“鼓”,“灯笼”或许就是“灯”也说不定。

不过,就算是这样的说明,“说者”与“听者”脑中的印象也是大不相同。

这样的情况,就算是日本人之间的沟通也一样会发生。假设我把我体验过的“盂兰盆舞”说给你听,因为都是日本人,所以当然知道“盂兰盆舞”,也能够明白。不过,我描述我脑中“盂兰盆舞”的印象,与你理解的“盂兰盆舞”的印象的质感,一定有很大的差异。

就算我以小时候出生成长的小镇(兵库县)中所体验盂兰盆舞的记忆(印象)为基础向你解释,你的脑中也无法如实地看到我脑中描绘的印象。你只不过是以自己曾经体验过的盂兰盆舞为基础,使用五感接收到的资讯,然后想像应该“是这样的感觉”而已。

因此,假设谈论某个主题之后,请“说者”与“听者”将脑中的印象画出来,结果多半呈现完全不同的印象。不过,实际上当对方一边听自己说话、一边不断点头回应时,我们却深信已经完全传达了想表达的内容。这就是错误沟通产生的原因。

● 人类只有靠自己本身才能体验

结果,我们都是透过自己本身的过去体验,来理解发生的事件或他人。

例如,各位在晚上睡觉时,是如何看到梦境的?

实际上梦境的质感因人而有极大的差异。若依照NLP的分类,有的人是以联系状态看见梦境,也有人是以抽离状态做梦。以抽离状态做梦就好像看到自己主演的电影一样。另外,有的人看到彩色的梦,也有人看到黑白的梦。知道这些事实时,我感到相当惊讶。因为我只做过联系状态且彩色的梦,所以以为大家都跟我一样,做的是联系状态且彩色的梦。还有,我这辈子应该永远都无法理解抽离状态且黑白的梦境吧。因为这是无法体验的经验。

这意味着唯一且只有靠自己本身才能体验的,我们对于自己脑中已有的东西会实际感觉“非常了解”;对于不曾体验过、脑中没有的东西则感到“不了解”。所以,当我们遇到与自己抱持相同价值观等与自己类似的人时,在无意识中就会感觉非常了解,并且确实觉得安心。 @

摘自 《弱点当然可以克服,惊人的NLP!》 商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