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祖得福荫 香港狮子山下积德延福的感人故事

慎终追远饮水思源敬天祭祖 望子孙有传统思想 孝顺父母尊长辈 有礼让他人的精神

人气 195

【大纪元2014年04月05日讯】(大纪元记者王文君香港报道)中国人认为清明时节是廿四节气中,由春转夏的一个转捩点,亦是向已故亲人、祖先修墓拜祭,在追忆亡魂的同时祈求祖先保佑的重要日子。

香港社会保留此中华传统,一向注重此传统,每逢清明,家家都带备祭祀用品,并携带一家老小回乡拜山祭祖,祈求祖先神明保佑家宅平安,福荫连绵。

《礼记‧祭统》中指:“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以儒家思想为传统的中华文明当中,“敬天祭祖”一直以来都是儒家伦理道德中极重要的部分,儒家思想讲“仁义礼智信”及“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伦常构成生命底蕴。

祭祖亦显示孝道。“孝”为立足人间之基本德行,对父母尊长“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而子孙在拜祭祖先时,除缅怀先人威仪,感恩和报答其养育外,同时亦体会生命生生不息伦理循环,体现对传统道德观的敬重及对上天赐福的祈求和答谢。

当人们遵循传统道德规范,拜祭祖先,令先人入土为安及其后的如常打理中,上天或先人亦会感召此诚意而赐福于后人。

在香港沙田狮子山附近有一个面积达6,000多呎的围村建筑─—曾大屋,曾大屋又称“曾氏大屋”,旧称“山下围”或“山厦围”),是区内保存得最好的围村之一,亦是仅存的最大客家式大宅。(宋祥龙/大纪元)

曾大屋又称“曾氏大屋”,旧称“山下围”或“山厦围”),是区内保存得最好的围村之一,亦是仅存的最大客家式大宅。(宋祥龙/大纪元)

“福德公”赐福“曾大屋”

在香港沙田狮子山附近有一个面积达6,000多呎的围村建筑─—曾大屋,它是目前仅存的最大的客家式大宅。曾氏家族第六代后人“宪”字辈子孙曾逸宁先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曾大屋传说起源于家族曾三利祖曾经对无主孤魂骸骨的收葬。

“一贯世居”厅门。(宋祥龙/大纪元)

清朝时期,曾三利两兄弟从广东梅县五华移居香港,靠打石为生。在筲箕湾开了一间打石厂,相传有一年放工后,路过看见山上有灯火或火光粼粼,感觉甚奇,便走上山,看到有副遗骨露天无人认领和埋葬。于是,曾三利先生便将它收葬起来,令其能入土为安,并作为“福德公”,每年清明予以拜祭。

后来相传有一次曾三利买咸鱼,买下咸鱼后,发现咸鱼缸下面全是金银,而卖家又一去不返,有人说是一夜暴富,莫非是收葬的“福德公”给予曾三利好心的回报?

清朝咸丰年间,曾三利(曾氏第一代石匠)在沙田山边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以麻石、砖瓦及木材建成了独特的客家围村建筑──山下围村,五六十年代初,大屋周围仍遍布农田,靠山面水。所谓沧海桑田,现在沙田早已变成了新城市。

祖上积德 福延后人

曾先生说,曾氏家族祭拜“福德公”传统由先祖开始延续到今天,每年清明节,曾家都会由分房轮流主持整个家族的祭拜活动,活动后亦有所谓“太公分猪肉”,以鼓励子孙守礼节尽孝道。整个家族各户人家,会先去筲箕湾山上祭拜“福德公”,而到重阳节期间才去拜祭曾三利祖先。至于各房后人在清明及重阳亦都会独立去祭拜自己各房的先祖。

按照传统,他们会带上三牲,即烧肉(或白肉)、鸡、鱿鱼(因鲜鱼难以保存)、水果、点心、茶酒等,并带备金银元宝香烛等去拜祭先人,拜祭后,由主持人或长辈(太公)分猪肉给大家,近代则改为派钱,由分房主持分给每一户人家,按人头计,大约每人能得300块钱左右。

曾先生说,他祖母及父亲坟墓旁边都有一个晚清及民初墓穴,无人祭拜,每一年,他们都会带多一份祭品,先拜“福德公”,然后再拜自己的先人。

曾先生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保留,是希望子孙有一个传统思想,懂得孝敬父母,尊重长辈。有礼让他人的精神。当你尊重传统,尊重先人时,福报不求或会自来。而有得有失,不能强为也。”

相关新闻
清明节华人慎终追远 祭祖人潮络绎不绝
诗歌:清明之日悼同修
清明3天连假  天气趋稳定
民政部攫暴利 墓地贵过房产10倍 每20年“续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