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要闻

台兰花屋亮相凡尔赛 角逐国际太阳能竞赛

【大纪元2014年06月29日讯】(大纪元记者李婉清、李归燕法国报导)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Solar Decathlon Europe 2014)于6月28日至7月14日在法国凡尔赛市举行,台湾交通大学带来的“兰花屋”首次参赛。并希望通过竞赛把台湾的软实力呈现给世界。

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

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Solar Decathlon,SD)是由美国能源部2002年发起并主办的,目的是通过世界顶尖研发、设计团队的技术和创意,将太阳能、节能与设计、建造结合,建成一栋功能完善、舒适、宜居、具有可持续性的太阳能住宅。参赛单位为全球各高校师生,该项国际竞赛也是今年第一次在法国举办。

台湾交通大学建筑研究所在上百家团队中脱颖而出,2014年6月—7月首次参加在法国凡尔赛市举行的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得到了精英企业台达集团的全力协助。(李婉清/大纪元)
台达集团创办人郑崇华(左2),台北驻法国代表处吕庆龙大使(右3)以及台达员工在“兰花屋”前留影。(李归燕/大纪元)

参加本届竞赛的20支团队分别来自欧洲、亚洲、北美和南美,从上百家团队中脱颖而出,其中台湾团队——台湾交通大学建筑研究所(UNICODE)与台湾的精英企业台达集团(DELTA),联合打造的永续、绿能的“兰花屋”,把台湾高校的建筑理念和太阳能、能源储存、转换和管理等方面结合,外观看起来精致、舒适,内部更加智能和环保。

台湾交大学生们收获满满

参加本届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的台湾交大建筑研究所的部分学生(李婉清/大纪元)

台湾交大建筑研究所共有50名学生,研究所派出30名学生和7位教授参赛。参赛学生吴雅婷介绍说:“建筑系学生通常在工作室里画图,这次在工地建房子,可以用‘右手拿鼠标,左手拿锤子’来形容我们的工作方式。”她非常感恩能够参赛,“竞赛名为十项全能,就需要不同领域互相配合。最初我们还自己找赞助商。整个过程有分工,有合作,有条不紊,能够向同学、老师、赞助商、协助厂商们学习是我最大的收获。”

交大的另一位学生李思敏也表示整个过程很不容易,付出的可能比欧洲团队要更多,“因为海运,所有的东西几乎都要拆成原件,到这边后再重新组装起来。”她与其他学生一样,从小工做起,从测量、拧螺丝到大的项目都做,她由衷地说:“我们没日没夜的工作,这栋房子真的是我们大家亲手盖的。”

2014年6月28日至7月14日在法国凡尔赛市举行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之比赛现场(李婉清/大纪元)

吴雅婷说:“我们与其它团队不一样的地方也许是我们更注重细节。”甚至在来法的旅途中,同学们就在飞机上开始讨论如何让施工更顺利的各种细节。细心琢磨与高效并不冲突,交大的“兰花屋”共花了十余天的时间,也是所有参赛的团队中第二支最快完成房屋施工的团队。在此期间,不少学生和DELTA工作人员都经历了“从紧张到疲惫直至惊喜”的过程。

兰花屋的入口处是DELTA技术人员装配、调试的储能电控管理箱。入口处的墙壁和台阶两侧上装饰着来自台湾的兰花,屋里有客厅、卧室、书房、厨房等,色调典雅,功能齐全。在现代生活气息中透露出来自东方特别是台湾的传统院落氛围。

DELTA集团的全力协助

台湾交通大学“兰花屋”入口的兰花来自台湾。 (李婉清/大纪元)
台湾交通大学“兰花屋”的室内厨房、餐厅一角。(李婉清/大纪元)

台湾交大建筑研究所的师生得以参加本届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离不开台湾台达集团的全力协助。

台达集团是台湾的精英企业,在电源管理与散热管理等多个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多年来坚持“环保、节能、爱地球”的理念,在“电源及零组件”、“能源管理”与“智能绿色生活”三个领域全方位拓展。

这次台达为交通大学的“兰花屋”带来了“台达建筑能源管理系统”(Delta BEMS)及“台达BESS电能储能与管理解决方案”(Battery Energy Storage Solution)最新技术。1971年创办台达集团、现已78岁高龄的郑崇华也亲临竞赛现场,鼓励和支持交通大学的学生。

台湾驻法国代表处代表吕庆龙大使也参观了“兰花屋”,他高兴的预测:“竞赛有十项全能,还有单项比赛,以及最后的总成绩,我对台湾交通大学学生的努力和付出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