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长廊

【水彩行家】品故乡馥郁芳华2

初心(爱、使命与执著)

“…现代人太轻易得到大自然的爱,所以不懂得珍惜(尤其是水资源)。也许是我略略能体认它生生不息的壮阔生命,而萌生一种使命感 —— 期许让东海岸的美留步,继续诉说它美丽的传说…” — 品华

艺术家在创作质类的面向追求,常肇因于内在性格最初的偏执,于日常生活环境里淘洗成一种习惯;从习性偏好到观望世界的角度、也从色彩惯性延伸至触景主题之同质择取;当创作初心萌芽时必全然投入,在父、母、天、地育养的“爱”中发心潜行,无怨无悔。

陈品华《三仙胜景之二》76×56cm 1993。(图:中华亚太水彩艺术协会提供)

一位创作者的养成除了赋予的天分截然不同外,也包含后天环境之化育。品华老师生于台东、长于台东,家乡的一草一木、一砂一石在走访遍寻后早已默记于胸。这方土地有父母育养她的翻土耕耘,也有辛勤汗水浇灌于播种时埋下的企盼。在抚触故乡泥多年后,自然沉得拖曳如耘机般厚彩得再也轻飘不来;也在品尝辛劳农作后的果实,体会出黏得无法抽离的甘美色韵。当长年无数遍的造访亦如老友般自在,熟稔挥洒出记忆味觉之醇郁……萦绕鼻心。

陈品华《春田》76×56cm 1996。(图:中华亚太水彩艺术协会提供)

一股放不下也停不了的肢体惯性不断叠加,在水与汗的稀释下将喜悦与乡涩溶了又融;也惟有在这片土地上扎实地活过,才会勇敢大声地将此源于对家乡真挚而虔诚之情感,赤裸直白地表述出来,源源不绝。

这是份强韧无法剥夺的爱,主观占满创作核心撼动不得;也基于爱乡的心是如此炽烈,将守护家园的执著化为创作的驱动能量,一张张感动人心的作品就此问世。

陈品华《都兰关》76×56cm 1990。(图:中华亚太水彩艺术协会提供)

静观(抒写生命风景)

画家的作品如果不能让人记得人间的温情、土地的芬芳、历史岁月的痕迹、鸟儿的欢唱、和四季的容颜以及增进人类生活品质的美感经验,那有什么崇高的价值可言呢?—品华

上苍钟爱这片土地,自然也眷顾着地上的人儿。品华老师怀抱着对家乡土地的爱,同时也启动了极为细腻的知觉能力。早在创作之初,有感于水彩透明与轻薄的特质难以驾驭,深怕在山与土地之厚重体感上无法全然表述;因此大胆选择不透明重彩叠加之手法。

此举在当时的水彩艺坛虽独树一格,但更大的意涵是为台湾水彩提出创作面向的省思:当一位创作者选择了媒材,就必须将就妥协吗?假若无法全然呈现原创之样貌,是否仍要拘泥于现有的认知面呢?而突破认知似乎也得拥有非凡之续航能耐,提出服人的记忆亮点才是。

陈品华《那年冬天》76×56cm 2011。(图:中华亚太水彩艺术协会提供)

因着恋上大地动人的风貌而开始抒写自然,有人独爱浮光掠影的动人再现,也有人钟情于欣荣生机的启示和抒发。因为投入,对于画境品华老师始终有着自创且深刻的解读;首先是触觉感知的导入,我们在作品“山水之约”中明显可以察觉到沙滩的软度在干、湿之间的脚踏陷度不同;岸上礁石亦因向潮面的远、近而有润燥手感之别,生动自然如临场感的体现,实是远远凌驾技巧与结构的细致语汇。

陈品华《静默的海湾》76×56cm 1996。(图:中华亚太水彩艺术协会提供)

作品“静默的海湾”则有别开生面的知觉导引,满布冬意之萧瑟是灰与沉的寂静,东北季风吹刮来一身冷峻;嗅着冻结后的潮湿,空气中酝酿着等待春雨霖霖的蛰伏感已然成形。再者如作品“那年冬天”,低压笼罩山岚,氤氲起舞在山凹与你我的气息间旋荡;冷冽的寒风在枯枝、干草间乱窜,冷不防窜进紧裹的外衣,让人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陈品华《山水之约》76×56cm 1995。(图:中华亚太水彩艺术协会提供)

一般而言,晨曦日暮时的迷濛色域是创作者致命的谜思,因其美得不切实际、艳得俗丽虚幻,相形下艺术表现空间就容易被压缩,甚而避之唯恐不及;作品“三仙幻境”与“三仙剪影”在极具挑战之晨光晕黄中有精辟独到的表现;全画以颇难驾驭之红紫色调凝造出身历其境的动人氛围,在实境与幻景之间掌控得宜,恰如其分地拿捏到每个人心中向往的完美,怎不令人赞叹!

陈品华《三仙幻境》56×38cm 1993。(图:中华亚太水彩艺术协会提供)

由此可知品华老师以切身之觉察和体验,投予内心审美高度,让普通的自然风景重新赋予其如生命轨迹所积淀的丰厚样貌。再以意念与情感驱动技术,笔痕、水痕便在错落有致、跌宕起伏中交融,开拓出不仅仅是风光写景式的样貌,而是具有独特美学价值之生命风景。

陈品华《三仙剪影》56×38cm 1992。(图:中华亚太水彩艺术协会提供)

原载:水彩艺术资讯 第十六期

责任编辑: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