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陈品华老师彩笔之邀约 分享一份寻访原乡的感动 作者:毓修

【水彩行家】品故乡馥郁芳华2

毓修
font print 人气: 80
【字号】    
   标签: tags:

初心(爱、使命与执著)

“…现代人太轻易得到大自然的爱,所以不懂得珍惜(尤其是水资源)。也许是我略略能体认它生生不息的壮阔生命,而萌生一种使命感 —— 期许让东海岸的美留步,继续诉说它美丽的传说…” — 品华

艺术家在创作质类的面向追求,常肇因于内在性格最初的偏执,于日常生活环境里淘洗成一种习惯;从习性偏好到观望世界的角度、也从色彩惯性延伸至触景主题之同质择取;当创作初心萌芽时必全然投入,在父、母、天、地育养的“爱”中发心潜行,无怨无悔。

陈品华《三仙胜景之二》76×56cm 1993。(图:中华亚太水彩艺术协会提供)

一位创作者的养成除了赋予的天分截然不同外,也包含后天环境之化育。品华老师生于台东、长于台东,家乡的一草一木、一砂一石在走访遍寻后早已默记于胸。这方土地有父母育养她的翻土耕耘,也有辛勤汗水浇灌于播种时埋下的企盼。在抚触故乡泥多年后,自然沉得拖曳如耘机般厚彩得再也轻飘不来;也在品尝辛劳农作后的果实,体会出黏得无法抽离的甘美色韵。当长年无数遍的造访亦如老友般自在,熟稔挥洒出记忆味觉之醇郁……萦绕鼻心。

陈品华《春田》76×56cm 1996。(图:中华亚太水彩艺术协会提供)

一股放不下也停不了的肢体惯性不断叠加,在水与汗的稀释下将喜悦与乡涩溶了又融;也惟有在这片土地上扎实地活过,才会勇敢大声地将此源于对家乡真挚而虔诚之情感,赤裸直白地表述出来,源源不绝。

这是份强韧无法剥夺的爱,主观占满创作核心撼动不得;也基于爱乡的心是如此炽烈,将守护家园的执著化为创作的驱动能量,一张张感动人心的作品就此问世。

陈品华《都兰关》76×56cm 1990。(图:中华亚太水彩艺术协会提供)

静观(抒写生命风景)

画家的作品如果不能让人记得人间的温情、土地的芬芳、历史岁月的痕迹、鸟儿的欢唱、和四季的容颜以及增进人类生活品质的美感经验,那有什么崇高的价值可言呢?—品华

上苍钟爱这片土地,自然也眷顾着地上的人儿。品华老师怀抱着对家乡土地的爱,同时也启动了极为细腻的知觉能力。早在创作之初,有感于水彩透明与轻薄的特质难以驾驭,深怕在山与土地之厚重体感上无法全然表述;因此大胆选择不透明重彩叠加之手法。

此举在当时的水彩艺坛虽独树一格,但更大的意涵是为台湾水彩提出创作面向的省思:当一位创作者选择了媒材,就必须将就妥协吗?假若无法全然呈现原创之样貌,是否仍要拘泥于现有的认知面呢?而突破认知似乎也得拥有非凡之续航能耐,提出服人的记忆亮点才是。

陈品华《那年冬天》76×56cm 2011。(图:中华亚太水彩艺术协会提供)

因着恋上大地动人的风貌而开始抒写自然,有人独爱浮光掠影的动人再现,也有人钟情于欣荣生机的启示和抒发。因为投入,对于画境品华老师始终有着自创且深刻的解读;首先是触觉感知的导入,我们在作品“山水之约”中明显可以察觉到沙滩的软度在干、湿之间的脚踏陷度不同;岸上礁石亦因向潮面的远、近而有润燥手感之别,生动自然如临场感的体现,实是远远凌驾技巧与结构的细致语汇。

陈品华《静默的海湾》76×56cm 1996。(图:中华亚太水彩艺术协会提供)

作品“静默的海湾”则有别开生面的知觉导引,满布冬意之萧瑟是灰与沉的寂静,东北季风吹刮来一身冷峻;嗅着冻结后的潮湿,空气中酝酿着等待春雨霖霖的蛰伏感已然成形。再者如作品“那年冬天”,低压笼罩山岚,氤氲起舞在山凹与你我的气息间旋荡;冷冽的寒风在枯枝、干草间乱窜,冷不防窜进紧裹的外衣,让人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陈品华《山水之约》76×56cm 1995。(图:中华亚太水彩艺术协会提供)

一般而言,晨曦日暮时的迷濛色域是创作者致命的谜思,因其美得不切实际、艳得俗丽虚幻,相形下艺术表现空间就容易被压缩,甚而避之唯恐不及;作品“三仙幻境”与“三仙剪影”在极具挑战之晨光晕黄中有精辟独到的表现;全画以颇难驾驭之红紫色调凝造出身历其境的动人氛围,在实境与幻景之间掌控得宜,恰如其分地拿捏到每个人心中向往的完美,怎不令人赞叹!

陈品华《三仙幻境》56×38cm 1993。(图:中华亚太水彩艺术协会提供)

由此可知品华老师以切身之觉察和体验,投予内心审美高度,让普通的自然风景重新赋予其如生命轨迹所积淀的丰厚样貌。再以意念与情感驱动技术,笔痕、水痕便在错落有致、跌宕起伏中交融,开拓出不仅仅是风光写景式的样貌,而是具有独特美学价值之生命风景。

陈品华《三仙剪影》56×38cm 1992。(图:中华亚太水彩艺术协会提供)

<未完待续..>

原载:水彩艺术资讯 第十六期

责任编辑:周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现任中华亚太水彩艺术协会秘书长的范植正,原是任职于台湾电力公司资讯处,退休后专职于水彩创作,在多次于国内大展获奖之后,在国内水彩画界崭露头角...
  • 风景是陈俊男最晚接触到的水彩领域,写生更是风景画的基础训练。他使还记得刚练习风景写生时,不懂画面的取舍、水分的干湿掌控、当下的气候氛围,总把风景画画成一张张有如风景明信片般的粗俗无味。但也从这几年练习的过程中,逐渐了解如何画好一张好的水彩风景画。
  • 水彩是最适合旅行写生的媒材,十九世纪英国的画家们就是以水彩画来纪录大英帝国在世界各地的风光,维多利亚女王也是藉由这些水彩画神游她的领土,并成为当时英国最大的水彩画收藏家,同时也让英国的水彩画蓬勃发展。
  • 有些画赏读时 没有惊叹 只留有语塞词穷的澎湃 有种图 话说得清轻 却常搅动又沉又稠的心绪 并非排山倒海的撼动 而是涓涓细流的述说 述说 太平洋的蓝 都兰湾的愁 述说 卑南溪的喘息 在打了赤膊的土地上 述说着四季更迭的容颜 在这片岁月踏走过的扎实 这是品华老师说的画 用彩笔眷着家 也释爱
  • 来自比利时的法兰德斯风格画家安东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公元1599年–1641年)是一名臻求完美的肖像画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替英国国王查理一世所绘的肖像画,优雅地呈现了查理一世和他的宫廷样貌。范‧戴克也是一位色彩大师,他善于运用色彩和大胆的笔触来表达光线、物体的移动和布料质地。这项特长也让他得以在作品中描绘出高度精准却仍具有绘画特点的蕾丝质地。蕾丝这种非常精致又复杂的布料是16至17世纪时富有的艺术赞助人流行配戴的服饰配件。
  • 南梁 张僧繇《雪山红树图》(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光凸凸的山,除了轮廓线以外,不添加任何线条也就是没画皴法。 这幅画怎么和常见的中国山水画迥然不同呢?
  • 华丽夸张的定型角色(stock characters)、简单的情节、即兴对白和户外表演,是即兴喜剧(Commedia dell’Arte,又译艺术喜剧)的核心特征。其幽默剧情常围绕着年轻恋人的种种考验。演员们不受台词限制,可以根据观众的反应调整表演。这些喜剧常含有对时政的讽喻和接地气的幽默,可以巧妙避开查禁。这种意大利民间戏剧形式也成了18世纪洛可可(Rococo)艺术运动的理想题材。
  • 冬天多少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沉闷些,有些人觉得天空乌云密布缺少阳光令人提不起劲来。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算在最昏暗的日子里也有色彩。最近我坐在一家咖啡馆里望向天空,当天刮风下雨天色昏暗,天空不再出现彩虹,反倒像是大理石般带点细微的灰色、蓝色甚至紫色。
  • 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宝藏之一是位于帕多瓦(Padua)的斯克罗维尼小礼拜堂(Scrovegni Chapel)。是什么让小小的斯克罗维尼神妙不凡,且意义重大?
  • 丁托列托在自己画室的墙壁上写有这样的座右铭,作为灵感之源的提醒:“米开朗基罗的造型与提香的色彩”(Il disegno di Michelangelo ed il colorito di Tiziano)。《创造动物》这幅画是向两位大师致敬之作:丁托列托动态地描绘了神体,并满怀愉悦地赞美自然界。此画如今收藏在威尼斯学院美术馆(Gallerie dell'Accademia)。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