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黄国良友善养殖 获欧盟认证

【大纪元2015年12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施芝吟台北报导)台南沿海地区家家户户都在养虱目鱼,有个奇特现象,大部分渔民将养殖的虱目鱼全卖给中盘商,而自己家里要吃的鱼,都是跟黄国良购买,黄国良是国内生态及友善养殖代表之一,坚持养殖不用药,以低密度方式引用海水混养虱目鱼及白虾,也是台湾第一家获得欧盟认证无毒标章的养殖户,甚至以独特冷风干燥技术制作自然熟成的虱目鱼加工品。

黄国良表示,对于养殖仅有“环境友善”的理念,早期渔民养殖习惯不太好,可能伤害到环境,他采用低密度、不用药方式达到友善养殖。他说做任何事之前,先思考会不会伤害环境,地球是共生体,不能只有人类要生存,生态也一样,鱼池中饲养虱目鱼、白虾,却能看到螃蟹与其他鱼种,因为环境适合它们,就能共同生存。

黄国良说,友善养殖初期遇到相当多挫折,养殖前3年没有顺利收成过,损失几十万都是小事,他还记得有一年是极端气候,台南几乎没下雨,水位降低,盐分提高等问题,其实是可以用药物控制,但他不愿意,所有的鱼在一夜之间暴毙,黄国良损失200万元,也因为这样让他更加坚定信心,愈困难愈想投入更多心血完成友善养殖。

黄国良引入海水,由于海水有微量污染,必须使用微生物、益生菌分解,再放入鱼苗虾苗,鱼虾捕捞后鱼池中会有鱼虾排泄物、残余饲料,再用微生物分解完毕,将水质做管理后,水才放入大海不污染,紧接着曝晒土壤,再引入海水,也就是“生态水循环系统”的原理。

虱目鱼捕捞方式也有他的坚持,电击会让虱目鱼受到惊吓,影响肉质,于是采用只有老一辈渔民才会的“流刺网”,一尾一尾抓,费时又费力,现在已经很少有养殖户这么做,因此他养的鱼都壮硕肥美,肚子不大,但背部肉质却很结实,不仅如此,捕捞工作必须在天亮前完成,因为“怕惊吓到鱼塭其他仍在睡觉的虱目鱼”。

黄国良表示,虱目鱼是台湾最具代表性的鱼种,期盼结合在地养殖户采用友善养殖,提供优质渔获给消费者。◇

责任编辑: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