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邹族得恩亚纳永久住宅欢喜入厝

【大纪元2015年02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蔡上海台湾嘉义报导〉嘉义县莫拉克台风来吉永久屋2月10日欢喜入新厝。这座取名“得恩亚纳”、位于152林班地的永久住宅基地,兴建有42户住宅(住户41户、1户物资储备所),挑高的斜屋顶式建筑,充满欧式风情,美轮美奂,在青山绿水间,鲜丽的建筑色彩格外显眼。

地球暖化导致全球气候变迁,极端的气候与天灾对社会与经济造成重大灾情。2009年88风灾短短3天降下2,854毫米雨量,单日最大降雨量高达1,235毫米,与英国2012年全年降雨量1,330毫米一样多,刷新历史纪录的雨量,重创嘉义县山区。

位居山区的阿里山乡、梅山乡、番路乡、竹崎乡等多处环境敏感地带,许多乡亲因这场风灾失去了家园,灾后在NGO团体及各界共同努力下,嘉义县政府展开各项重建工作。

据统计,嘉义县山区永久屋需求数为524户,其中482户由中华民国红十字会援建,都已完工入住,包括番路乡日安(一、二期)及逐鹿社区、竹崎乡日满社区、大埔乡日好社区、阿里山乡山美及乐野社区等6处。

10日落成入厝的得恩亚纳基地永久屋,由财团法人赈灾基金会补助经费,台湾世界展望会兴建,基地面积6公顷,规划有42户永久屋,县府并兴建一座社区活动中心、公共设施、连外道路及供水系统,总兴建经费3.95亿元(包括永久屋1.277亿、社区中心2千630万、公共设施8千万、联外道路1.5亿及供水系统1千156万)。

永久屋设计以公共空间及绿地做区隔,维持了部落空间的整体性,并将社区融入环境地貌,空间景观连接山景与杉木林,是一处深具原住民特色的居住环境。

来吉永久屋筹建过程一波三折,县府莫拉克台风灾民安置用地勘选审议小组邀集地质、结构、建筑、土木、水土保持等专家学者,会同来吉居民先后历经13次勘选与安全评估,2012年5月15日终于获得审查委员会审定现址作为来吉居民安置基地,8月6日同意许可开发计划。

得恩亚纳基地永久住宅10日上午由原住民委员会主委林江义、代表县长张花冠出席的民政处长陈宏基、阿里山乡长杜力泉、台湾世界展望会会长南岳君、前行政院重建会执行长陈振川及邹族各界主持落成启用,陈宏基颁发房屋权状、钥匙和1万元入住礼金,随后举行基地纪念碑、永久住宅及活动中心揭牌仪式,族人“欢喜住新厝”,以邹族传统风味餐分享佳宾。◇

责任编辑:晓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