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人生

转念

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结果也会不同。记得有一次,自己的文字被很多网友点了赞,自己总感觉好像是不舒服,因为自己认为文章不够那么好。还是妻子给我解的围,妻子说:“那是网友在鼓励你,你应该写出更好的文章,来回报他们的鼓励”。自己想想也对。

想起一个非常古老的故事。说有两个卖鞋的人,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推销鞋子。到了那里发现人们都不穿鞋子。甲说:“这里人不穿鞋子,根本没有生意做”。乙则说:“太好了,这里的人都还没有穿鞋子,市场太广阔了”。最后甲失意而归,乙成了大富翁。一念之差,结果大相径庭。

春秋时期,楚庄王打算进攻陈国,派人去察看陈国的情况。派去的人回来说: “陈国不能进攻。”庄王说:“什么缘故?”回答说:“陈国城墙很高,护城河很深,蓄积的粮食财物很多。”宁国说:“照这样说,陈国是可以进攻的。陈国是个小国,蓄积的粮食财物却很多,说明它的赋税繁重,那么人民就怨恨君主了。城墙高,护城河深,那么民力就凋蔽了。起兵进攻它,陈国是可以攻取的。”庄王听从了宁国的意见,于是攻取了陈国。

一件事,我们向好的方向考虑,就会向好的方向去做,结果有时候就会变好;而向坏的方向想,结果往往就会是坏的,似乎两种人都看事情非常准确,岂不知这就是古人讲的“相由心生”的一层涵义。

单位不景气,有人认为单位不行了,该去找别的出路了,留一条后路吧。从此工作也不上心了,最后单位真的垮了。也有人则认为,单位不景气才是自己展露头脚,施展抱负的好机会,于是想尽办法,使企业起死回生,结果单位真的变好了。

好坏有时出自一念,一念正,则结果正,一念邪,则结果邪。在危难中,只要坚定,也许就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好结果。

悲观的时候,学会转念,就是在拯救自己。

──转载自新三才

责任编辑:方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