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散文

古诗逸事:豆腐与〈豆腐诗〉

李时珍(1518—1593)《本草纲目.豆腐》集解中,写道:“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刘安。”可见,早在纪元前一百多年时,我国就开始做豆腐。当时,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王刘安梦想长生不老,急于寻求灵丹妙药,于是委命八公(即八个人)炼丹。所谓“丹”,实际上是黄豆。八公的炼丹术并不复杂,不过是靠熊熊炉火将黄豆煮成浆,然后加盐卤,使其发生化学反应。这样炼得的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却是世界上最早的、营养丰富的、能使人健康长寿的豆腐!从此以后,八公制豆腐的技术被后人沿袭下来。

明朝人苏平曾题写了一首〈豆腐诗〉,将豆腐的制作过程写得维妙维肖。诗曰:

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褪尽见精华。

一轮磨上流琼液,百沸汤中滚雪花;

瓦缸浸来蟾有影,金刀剖破玉无瑕;

个中滋味谁知得?多在僧家与道家。

正是:

道家发明何其佳?

炼出豆腐传万家。

增益康泰更长寿,

巧名金丹灿中华!@

责任编辑: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