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古代“弘传文化 兴教办学”的故事

民间办学的始祖

《史记‧孔子世家赞》记载:

我(原文作者司马迁自称)读了孔子的书,总在想像他是怎样一个人。后来到了鲁国之地,参观了孔子的庙堂、车驾、服饰,在脑海中,浮现起孔子的学生们,在那里学习礼仪的情景,我在那里久久徘徊,不忍离去。

他老人家(孔子),是我们中华民族,在民间自发办学的始祖啊!

文翁在蜀中 尊师重教

《汉书‧文翁传》记载:

文翁(人名),在汉景帝末年,担任蜀郡太守时,非常重视文化教育。他见到蜀郡偏辟落后,打算启发诱导这里的民众,使之进化发达。

于是,他选取张叔等十余人,学习博士的课程。又减省县尉一级的开支,用来购买布匹等物,供给博士,然后,在成都市内修起学宫(学堂),倡行教育,传播文化。

修立学校人易性

《殷氏世传》记载:

殷褒,担任荥阳县令时,广筑学馆,招收生徒。又教育百姓懂得礼让。百姓中,流传这样一首歌:

荥阳令(指殷褒)

有异政(有特别好的政绩:办学馆)

修立学校人易性(人的心性变得善良,通情知礼)

令我子弟耻讼争(使大家以自私、争讼为耻)

韦宏机 边疆兴学

《唐书‧韦宏机传》记载:

韦宏机,京兆万年(今西安市西北)人。他在担任檀州刺史时,见边疆百姓粗野没有文化,就修建了学宫,在学宫里,画了孔子及其七十二贤徒、汉晋以来名儒像,自己一一写了赞语,敦劝学生认真读书。

于是,檀州民风大变。

范仲淹苏州建郡学之因由

《史纬‧范仲淹传》记载:

范仲淹回到苏州后,购得南园一带土地,准备在那里修建房宅。

阴阳家指出:这是一块风水宝地方,将会连续出卿相大官。

范仲淹得知这一情况后,说:“我(如果自己占用此地为家,会…)一家富贵。不如让整个吴地读书人(都在此地读书,那么,吴地所有的人…)都富贵。”

于是,范仲淹便在这片地方,建了郡学。

武学博士宋德之

宋德之,蜀州(今四川成都)人,庆元初年,考试第一。他曾担任武学博士。

宋德之广招学徒,给学员们讲八阵法,他认为:八阵本于八卦奇正之变,往来相生,无穷无尽。他为国家培养了不少国防、军事方面的人才。

朱熹文武双全 主持武教抗敌

宋代朱熹,应旨入朝,与皇上对话。朱熹认为:金兵与我国有君父之仇,不共戴天。非战不能报仇,非守不能制胜。

当时的宰相汤思退,主张和议。所以,对朱熹的建议不满。朝廷于是任命朱熹为武学博士,主持习武抗敌教育。让他来讲授习武的重要意义及军备知识。

后因与洪适不和,而被迫辞职。

汉武帝重儒兴校

《汉书》记载:

自从汉武帝立五经博士以来,正式招收学员,开设课程和举行考试,用官职和高薪,来鼓励人们学习。

到元始年间这百余年来,传业者兴盛,派别繁衍。每一经的解说,都多至百万余字,属于大师一级的教师,就有千余人。学生众多,蔚成风气。

这是国家用名利、金钱,大力鼓励、推行文化教育的结果。(均据清代程维周《人镜类纂》)@*

责任编辑:梁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