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面临危机 李克强向金融业喊话

人气 35

【大纪元2015年04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张顿综合报导)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中共总理李克强连续多天就中国经济进行考察。日前,李克强考察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并召开逾20家主要金融机构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会上,李克强就“融资难”、“融资贵”及银行收费项目种类繁多等方面进行喊话。陆媒评论,李克强在逼金融业“改革”,如果银行不愿放弃原有的既得利益,到时候,王岐山就要说话了。

中共经济面临危机 李克强就“融资难”等问题发声

4月17日,李克强前往中共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考察,并主持召开了一个超过20家主要金融机构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这是继4月14日李克强召开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座谈会及4月9日至10日带领阵容强大的代表团到吉林长春调研,现场“督阵”东北经济后,又一次有关中共经济的会议。

据中共喉舌《人民日报》报导,会上,李克强强调了7大方面的问题,包括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贷款利率普遍在6%以上,而企业利润目前平均只有5%;银行收费项目名目繁多,消减了仍有20多项;银行行政管理理念要变,“有权不可任性”;放开民间资本设立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等问题。

目前中共经济面临严重的下行趋势,中共今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速为7%,比去年7.4%的增长速有不小的回落。在4月14日的中南海召开的经济座谈会上,李克强强调中共经济面临严重的“挑战”;4月10日的东北三省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李克强称东北三省经济让他“揪心”;中共两会结束当天(3月15日),李克强在新闻发布会中承认,中共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和多重风险。

陆媒:李克强逼着银行“改革” 王岐山或跟进

独立时评人“老徐时评”4月19日在新浪微博上刊发题为《老徐时评:总理在逼着银行改革!》评论文章称,李克强选择在此时召开一个由主要金融机构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并不是空穴来风。在银行考察时,李克强谈到的一些观点,也向外界传递着一个信号:逼银行改革。

评论称,李克强提到的仅这两项降低贷款利率、能不收费及要尽量免收的要求,将会深深地触动银行的既得利益集团。金融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行业,金融改革也是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金融业又是中共“红二代、官二代”的大本营,是“改革”的最大阻力。之前,被巡视的央企,基本没有金融企业,银行、证券、保险这些金融“巨无霸”被放到了后面。把最难啃的“硬骨头”放到最后来啃,看来是搞金融出身、熟悉金融行业的王岐山有意为之。

评论最后称,李克强在逼着银行改革!如果银行继续抱残守缺,不愿放弃原有的既得利益。到时候,李克强可能就不说话了,该轮到王岐山说话了。

世银首席专家:既得利益绑架中国金融改革

3月29日,在大陆第四届岭南论坛上,世界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首席金融专家王君提出金融改革遭到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扰,导致金融改革裹足不前。

王君说:“中国庞大的国企及庞大的国有金融机构形成既得利益团体,绑架中国经济和金融的改革。”

他称,金融改革到了今天已是非常复杂、互相纠缠,任何一个地方金融改革都能触及既得利益集团,也已经不是简单的价格改革,其背后的难点和重点,是制度改革。

李克强早在2013年3月的两会记者招待会上,就曾谈到党内“既得利益集团”,并称要“壮士断腕”进行“改革”。中共官媒也曾报导称,中共“改革”阻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既得利益,一是既有权力”。习近平、李克强等也在不同时间、地点称中共“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要“敢于啃硬骨头” 。

外界普遍认为,“既得利益集团”指的就是“江泽民集团”。江在执政期间以贪腐拉拢官员,吏治黑暗,中共各级政府形成权、钱、色欲的黑色官场环境。胡温上台后,受江氏集团的左右,其政令不出中南海。

据报,李克强上台后,曾多次因政令不出中南海而拍桌子。

经济学家:中国的出路是制度性的突变

旅美的著名经济学家夏业良教授接受大纪元日前采访时表示,中共经济增速下降是由于其经济结构、内在的矛盾,造成一种自然的衰退而导致的经济下降。

中共政府多年来利用了透支环境、教育、卫生等,令老百姓的福利上面都有大量的亏欠,包括对人权的无视、践踏,造成很多老百姓权利、财富被剥夺、被侵占,这些不正的东西维持了这种表面的繁荣。

夏业良称,中国根本的问题是制度问题,但在中国只能谈改革,不能谈制度变革,制度变革就是结束共产党的一党专制,所以大家都很清楚。尤其是体制内的人一般不敢提制度变革,只提改革,大家知道经济改革,现在是穷途末路了,政治改革也不敢动。它没什么改革,改革已死。中国未来的出路就是制度性的突变。

责任编辑:高静

相关新闻
改革遇阻 李克强被逼“断腕”
局势紧绷 李克强“强式”宣言:开弓哪有回头箭
李克强发表署名文章提“背水一战”
李克强政令遇阻拍桌子后有大动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