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南随笔】《礼乐文明纵横谈》:魂兮归来(十九)

人气 1

(续上期)特别是这些节日蕴含的文化精神,华夏儿女的生命追求和感情寄托,更被漠视。如新年,民俗的第一个节日,为迎接新春,从祭灶到除夕,是除尘的日子,掸蛛网,擦门窗,拆被褥,洗家俱,这是年终大扫除,多好的风俗!“尘” 与“陈”谐音,除尘也就是“除陈迎新”,又含吉祥祝福之意。迎新年,家家剪窗花,挂年画,贴春联,“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迎新年”,祝福发财,阁家团聚。新年为伦理亲情搭建了平台,新年是人伦的颂歌。新年长长节,直到元宵灯节,火树银花,把人们的喜悦心情推上了顶峰,新年是狂欢的节日。

又如清明,祭祖扫墓是民间敬重的节日,清明节集中表达了华夏民族礼敬先人的伦理崇尚,饮水思源的感恩美德。清明节又是祝福生命茁壮成长的节日,清明时节,是大自然最美丽的时光,“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清明节又有许多健身活动,放风筝,荡秋千,人们不辜负大自然多情的馈赠,清明踏青,走向野外,走向自然。又如端午节,细草摇风,小荷擎雨,五月仲夏渐热,霉雨潮湿,瘟疫滋生,端午节是一个防疫的节日。细看端午节时的饮食佩饰,无一不与防疫有关,门悬艾草菖蒲,驱瘟避邪;雄黄入酒,饮以解毒。有些地方,还用雄黄涂饰儿童耳鼻,额上大书“王” 字,祝福儿童健康成长。

又如重阳节时,橘红橙黄,秋高气爽,重阳节是收获的季节。登高,是重阳节的重大活动,王维诗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登高,遥望故乡,重阳是思亲的节日。当然,重阳时节,清秋逝去,严寒将至,人生易老,夕阳在望。重阳难免萌发悲秋人老的感伤。为消除感伤情绪,重阳节又成敬老的节日,祝福老人快乐,祝福老人长寿。中华传统节日,是民族心理的凝聚,为增强民族的认同感,为塑造民族的人文品格,具有重大的意义。我们对传统节日的人文精神要倍加珍惜,勿使失落。

我们对各地的民俗都要敬重,因为它已成群体心理,特别是不同地区民俗所表达的禁忌,外人理应格外关注,不容冒犯。禁忌,是为了避免招致惩罚和灾难,事关重大。《礼记》倡导“入国问礼”,就是为了避免冒犯当地的民俗心理。《淮南子.齐俗训》云: “入其国者从其俗,入其家者避其讳。”这是做人的道德修养。从其俗,避其讳,这正是礼乐文化以礼待人的处世原则,不容忽视,不容轻慢,友好从尊重起步。

责任编辑:泽霖

相关新闻
亚特兰大法轮功学员庆祝世界法轮大法日
孟菲斯公园派对发生枪击事件,2死6伤
汽车工会在大众查塔努加厂成功组会
乔州检察官诉讼要求阻止“流氓”检察官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