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评论

别了还来:公家人畸形的国家意识最难安抚

【大纪元2015年06月20日讯】经过网路文明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有了“我已经纳税,国家有义务为我付出”的国家意识。城市居民和农民也有了这样的想法,他们希望国家在医疗、养老等问题上担负起更大的责任。要让百姓爱国,首先要有国家意识。其实,社会保障意识就是中国人有了国家意识的表现。中国的人均税负是美国的10倍,却搞出分出三六九等的社会保障,你叫这样的国民怎么爱国?不用这样的保障培养国家意识,百姓对国家的安危就会表现得很冷漠,自然会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和为他人着想的意识。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国民是麻烦的,也是危险的。

只讲奉献的国家意识已经无法欺骗大众。有过战火洗礼的老兵为了生活也学会了街头抗议;工厂里的工人,因为工资太低、或者发现没有人为他们交养老保险而闹事的越来越多;我在网站上还见到了民办教师打出标语,要求国家像公办代课老师一样给予补助。那些把官当成过街老鼠一样讨厌的危险意识更不用说了。我担心朱总理时代下岗的几千万工人都有了这样的国家意识,都学着这些人,国家就算碰到头痛的大事了。特别是那些日子过得不怎么样的下岗工人,在生活的压力下想起了自己曾经是公家人的事。他们想的是:我曾经为国家做出了贡献,现在日子不好过了,国家应该来管我们的吃喝问题。因此,下岗工人逐渐显露出了他们将给国家带来的麻烦。还有失地农民的问题,现在他们还有土地补偿费可以维持生活,将来也许会学习下岗工人。由此展开想像,如果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们,也醒悟过来找国家的麻烦,将来的中国真的有大麻烦了!我们有历史教训,大学生是最容易冲动的。对全民来说,全民免费医疗,养老不分工人、干部、农民、市民,这也是有了国家意识的重要表现。要满足百姓的这些要求,不是很麻烦吗?

体制内的人更是麻烦,他们有着畸形的国家意识:他们认为,拥有优越的社会保障是天经地义的事,而且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他们与非体制内的人必须有的最大区别。这些人已经习惯了越来越好的日子,否则,最能闹事的一定是他们。可是,任何国家的经济都不可能天天向好发展,难道在经济不景气的年代,再进一步牺牲大众利益,成全六七千万公职人员的好日子?他们现在真的这样做了,经济下行的情况下仍然给公家人增加工资。如今心里已经很苦逼的百姓,对这样的加薪还能忍受到怎样的地步?其实,体制内的人已经表现出了他们的危险。地方官员为了政绩,搞大建设、大发展,形成了巨额的地方财政赤字,影响了公职人员的薪水,这样的事各地都有。很多财力不太好的县市,不得不采取专款挂账的方式,挪用国家下拨的项目资金发工资。官员们就是这样拆东墙补西墙地维持着他在任期间的平安,没钱照样大高建设,再大的赤字,他拍屁股一走,就是继任者的事。后来者同样学习他,这样下去迟早会出问题。如果中国不通过大印钞票的方式,偷偷盗取百姓的财富维持政府和国家运转,巨大的赤字早就把中国搞垮了。如果这些出问题暴发出来,过惯好日子的公职人员,不加工资都有很大的意见,再搞出减少工资、欠薪、发不出工资这样的事,他们闹事是迟早的事。因拖欠教师工资罢课、游街的,我们已有所耳闻。教师是一个地方吃财政饭的最大群体,工资发不出来,他们自然是最先反应的。公职人员的怒火一旦燃起,更不容易扑灭。难道官员对警察说,单单给你们提高工资,你们去镇压他们?体制内的人的智商、知识都很高,也清楚国家的大小事,制造出的麻烦比其他人更危险。

近几年,公职人员希望加薪的呼声一直都很强烈。相比非基层的来说,基层公务员的工资确实不高,但和基层的百姓比较,他们的收入仍然很高,而且不要忘记,这些人还有很好的医疗、养老等保障,这难道不是收入吗?普通百姓和工人要想得到这样高的保障,需要自掏多少钱?当然,百姓要求在同一蓝天下享有平等的社会保障的呐喊也很强烈,这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矛盾。六七千万人每人每年增加1万元,也不过是六七千亿。腐败给国家造成的损失减少一点,“三公经费”再使劲节约一点,也许能满足公职人员的胃口,但这只能是暂时的满足。体制内的人是最有国家主人意识的群体,主人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愤怒自然更加激烈。所以,他们会不断迫使国家满足他们的要求。而其他百姓会以“全民所有”的国家意识,理所当然地向国家要社会保障的公平。国家的钱是有限的,两者要公平,除了清正廉洁和减少一些无用、无效益的花销,只能拉低公职人员的收入和保障,可是这样做有可能吗?这是一个麻烦很大的矛盾!

公职人员每年都在招收,退休人员每天都在增加,不知道制内与体制外拉开多大的差距,公家的人才会平静下来,而体制外的百姓不可能满足于低水准的保障和收入。中国的梦不容乐观。有人可能会问我,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畸形的体制下,形成的这个大矛盾真的不好解决,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畸形体制。

--转自作者博客

责任编辑: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