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千声笛:故乡国乐在这奏响(一)

笙笛关山初遇

【大纪元2015年08月18日讯】春天里的美国南加州,风和日丽。我们这个社区的风景更独领风骚,那是因为它临海、傍山。白天有凉爽湿润的海风徐徐吹来,夜晚那山体就会散发出太阳幅射的余温,所以日夜温差不太大。亚裔的老人们都愿意住在这个不干不湿、关节舒服地方。

我喜欢吹笛子,住在这里还是因为在社区园外远离屋宇的山脚下,有一个面对远海的角落。那里,背靠峋嶙的山崖,面前却是翠绿的一马平川。黎明,远望地平线处火红的海面,心里祈盼着太阳的跃升,我会端立持笛,运足底气,吹奏一曲赵松庭先生的《早晨》。傍晚,每每会浸沉在对家乡的怀念,常去吹奏那些低婉、忧缓的乐曲。

一个朗朗月夜,我端着心爱的那支长管低音曲笛,品吹着一支古老的乐曲《关山月》,那低婉的笛声,又把我带回了久别的故乡,我仿佛手持长矛,在寒夜里守望着家乡漠漠的边关,深深地陶醉在曲意里了。

忽然,耳边悠悠传来了一支笙簧优美的声音,那浑厚的和弦,抑扬的旋律,顿时填补了笛声的单调和低沉,伴着月下的彩云扩散在夜空里。

我偱声望去,却见一位白髪的长者站在山腰的盘石上,双手捧着一支银管高笙,姣美的月光闪烁在他的指间正徐徐地和着我吹的那首月下关山曲。

我慢慢地凑到他的身边。“有点想家啊!”他停下来,我听到了一句亲切的乡音。我点点头,会心的向他抱一抱拳,他称呼我“笛子老弟”,我回称他“笙大哥”。

我听出了他吹笙的深厚功底,和他攀谈起来,原来我是逢缘了一位国乐大师。

“笙大哥”是“山海关”胡家帮鼓乐班的第三代传人,1948年以后鼓乐班支撑不下去了,家里人都改了行,他虽然练就了一身绝技也不得不弃乐为工,在工厂里干了40几年钳工。还好,成了工人阶级,风没吹着雨没淋着,退休了又得了儿女的济,移民来到加州。

不像我这个臭老九,半辈子都要斗私批修,只好学一招,吹吹奏奏装点门面,混混生活。

老乡见老乡,事事好商量。捧笙和笛子又是一对兄弟乐器,我们一见如故,约定每个周末的傍晚到这儿来和乐。每次约会,我们都非常陶醉,常常会忘记了这是在异国他乡。那些家乡的民间小调、都在我俩的记忆里跳了出来。虽然这约会仅是我们两个人的世界,我们总是躲在这偏僻的角落会心的倾诉,但那优美的国乐声总是会引来人们的追寻,面前的草地上出现了听众,由一而众越来越多。◇(待续)

责任编辑: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