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新闻

代购毒药?华男称被暗算

网络黑市买蓖麻剧毒案续审 21岁青年自辩2个多小时

【大纪元2015年08月27日讯】(大纪元记者蔡溶纽约报导)21岁上海青年程乐(Cheng Le,音译)涉嫌在网络黑市购买蓖麻剧毒的案件,8月26日在纽约南区联邦法院继续审理,程乐选择了自辩。他在控辩双方两个多小时的盘问下,辩称他在该案的角色只是代人接收包裹、转运,真正的买家另有他人,而且此人用他的电脑,上网络黑市 进行剧毒药品的交易,与他无关,他并不知情。法官宣布今日将对此案做最后的结案陈词。

陪审团入场时,程乐双眼直视每一个陪审员,抿着嘴,向每一位陪审员点头致意。坐到证人席上,辩方、控方律师先后向他提问,他全程用流利的英文回答,吐字虽不太清晰,但是语速飞快从不打结,显得镇定自若,在控方凌厉的攻势下,他也坦然自若的给自己斟茶,显得并不在意。

18岁学生跨入代购圈

2011年,刚刚赴美读书时,程乐年方18岁。根据法庭资料,他独自一人住在曼哈顿的一处公寓,每月租金1,700美元,外加120元电话费等杂费,2014年12月23日他被捕时,自报每个月的收入约3,600美元。程乐昨日作供说,按照他的资历,很难找到跨国大公司工作的机会,因而做起了网络代购的生意,2013年3月份到住家附近的快递公司开了一个邮箱,每天收寄包裹。

代购,就是在网上卖东西。刚开始时,程乐在中国的一些朋友委托他在美国买东西。他帮人买金、银、名牌包、香烟、电子产品如iPhone、iPad等“五花八门的东西”,在原价的基础上加价5~10%,然后通过快递发货,转卖给顾客。尤其是在年底感恩节和圣诞节的时候,在美国找人代购的物品会比较便宜,因此程乐在这段时间就特别忙碌。

代购并不仅仅是在电脑前用鼠标一点帮人买卖东西这么简单。程乐说,代购的竞争也很激烈,拼的是服务质量,博得客户满意再回头,因此他要花费不少时间维持客户关系,除了学校的邮箱外,他设了两个gmail邮箱当作“生意邮箱”,回复新旧客户的email,货比三家,确保他的报价有竞争性;此外他要拆箱,整理包裹、点货、确认数量、检查有没有寄漏、破损的商品,“或者有没有被人塞了毒品或走私禁品”,然后重新装箱。

程乐自称“替罪羊”

网络世界是现实社会的缩影。在网上可以找到任何你可以想像到的东西,毒品交易,甚至武器交易都可以在网上进行。“网络黑市”(Dark Net)”是这一系列非法网站的总称,全球最大网络黑市“丝路”就是其中之一,2013年10月被封。导致程乐落网的是一个名叫“Evolution”的网站,检方指控他通过一个代号“FNUFNU”的账户企图购买能致人死命的蓖麻毒素。

检方质询程乐是如何寻找黑市的。程乐说,这个过程并不复杂,工程学校(Engineering school)的电脑课都有教人如何上特殊的网络,不是什么很黑的学问。不过,他辩称自己从未使用过“FNUFNU”这个账户,他称,购买蓖麻毒素这笔生意是他的合作伙伴——林麦克(Michael Lin)所主导的,Michael Lin才是操作人,自己对这场阴谋毫不知情,只是代人接收包裹、转运。因此,他不应受到“企图购买生物毒剂作为武器、用假名收寄包裹”的指控。

程乐说,林麦克做代购生意很久了,自己开始做代购时,曾帮林麦克收包裹、点货、重新装箱,分一点提成,但林麦克不让他接触客户名单,担心他会拉走客户跑单,他也不与林麦克的客户直接联系。林麦克来过他家里,而他却不知道林麦克的准确地址,只知道林住在唐人街某条街上。

证词有漏洞

可是,程乐在家中被捕时,电脑萤幕还显示着网络黑市和他的两个gmail“生意账号”,全都保持着“登录”的状态,怎么解释?程乐辩解说,他的电脑老旧,不可能同时运行这么多账号,网络黑市的屏幕一定是林麦克从消防梯潜入他家里,偷用他的电脑打开的,自己并没有使用这台电脑购买蓖麻毒素。

至于“用假名收寄包裹”的指控,程乐辩称,并不是他盗用了Daniel Chan的账号来开 Paypal等交易账户,而是Daniel Chan本人让他买的蓖麻毒素。检方问他,不是说林麦克操作、不让他知道客户名单吗?显然自相矛盾。程乐改口说,这是一个例外。

在前一日的庭审中,被程乐盗用身份的德州白人男子Daniel Chan也出庭作证,指出他的社安码、地址等个人资料在2013年就失窃并公开在一网站上,当时他有报告给执法机关,不过,直到今年FBI找上他,他才知道身份被程乐盗用。

此外,法庭资料显示,程乐被捕后,代号“FNUFNU”的账户就再也没有登录过网络黑市,而且自从FBI到程乐家、没收他的电脑后,一直未能破解他电脑的密码,关机之后根本就无法再打开他的电脑。

庭审至此,所有证人均已完成作供,法官宣布今天(27日)将进行控辩双方的结辩陈词。

责任编辑: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