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关系

习洪会 陆委会:“和平协议”台湾缺乏共识

针对11月1日“习洪会”中的谈话,陆委会指出,“和平协议”等相关政治议题,国内缺乏共识,目前不具推动的成熟条件。图为陆委会主委张小月表示,“洪习会”是民间交流,没政府授权不能签署相关协。(陈柏州/大纪元)

【大纪元2016年11月01日讯】针对11月1日“习洪会”中的谈话,陆委会呼吁,大陆应正视中华民国及尊重台湾主流民意。国共片面设置的政治框架及原则,未尊重台湾人民对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看法与民主的坚持。陆委会指出,“和平协议”等相关政治议题,国内“和平协议”,目前不具推动的成熟条件。

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今天下午4时与习近平进行“习洪会”。针对“习洪会”上的谈话,行政院大陆委员会晚间发布新闻稿,提出四点看法:

第一,中方应正视中华民国及尊重台湾主流民意。台湾是民主多元的社会,国共片面设置的政治框架及原则,并未尊重台湾人民对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看法与民主制度的坚持,长期以来台湾民众坚持维持台海现状的一致性立场不会改变,建构可持续性及可预测性的两岸关系也永不松懈。

陆委会认为,中方正视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以及了解台湾社会欢迎两岸交流及参与国际社会的真实意见,是双方发展的关键。海峡两岸应捐弃历史成见与包袱,共同致力维系两岸关系和平稳定,为人民谋福。

第二,两岸唯有对等尊严及多元发展,才有助于真正相互理解。政府正面看待建立在对等尊严及制度化机制之上的两岸合作与交流,并且没有政治考量、真正以人民权益福祉及台湾整体利益为优先,才能有效促进双方的认识与了解。陆委会指出,中国大陆应该与台湾全面多元及健康正常的往来,排除选择性的互动,才能清楚聆听与理解台湾社会的不同声音,让两岸人民友善的互动往来,不致造成双方民意的无谓对立,并能厚植两岸良性互动的民意基础。

第三,两岸议题必须回归制度化机制,由政府主导方向与节奏。两岸政治议题高度复杂与敏感,需要智慧及耐心处理。陆委会指出,针对“和平协议”等相关政治议题,国内缺乏共识,目前并不具推动的成熟条件。陆委会重申,任何涉及公权力与政治议题的两岸事务,必须由政府主导进程与节奏,并透过两岸官方沟通来务实处理,才能确保国家最大利益与国人福祉。

第四,尊重九二会谈历史事实,双方透过建设性沟通化解分歧。520以来,政府已多次重申尊重1992年两岸会谈历史事实与在既有政治基础上推动两岸事务,这是政府竭尽所能的善意坚持、不会改变,政府追求两岸和平稳定的决心也不能被低估,中共方面必须正向看待政府务实的论述与作为,理性面对。

陆委会强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双方共同责任,台海和平也是两岸人民与国际社会共同的期望,双方应相互释放善意,透过建设性沟通对话,化解分歧,寻求可能的共同认知,以建立稳定和谐的两岸关系。

责任编辑: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