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谈

【文史】照亮“飞鸟时代”的日本圣德太子

公元574年,圣德太子出生在日本飞鸟时代动荡不安的时期。圣德太子出生时,当时的“日本”文化还未完全形成,他为大和文化的兴盛沥尽心血。

日本推古女天王即位后,立其侄儿为太子,即圣德太子。据安彦良和的名作《大国主》、《神武》中讲述,圣德太子的先祖日本武尊征服周边部落,统一大和盆地,由此建立了大和国。圣德太子辅佐天王摄理朝政,并将日本带进剧变革新的新世纪。

公元四世纪,朝鲜半岛时值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鼎立时期。据《三国史记》所载,高句丽小兽林王二年(372年),中国前秦国君苻坚派遣僧人及使者带来经书、佛像,而东晋则由梵僧摩罹难陀将佛家文化传入百济。在朝鲜三国中,传向百济的佛家文化受中国南朝的影响最大,百济诸王多笃信神佛,敬重佛门。

公元522年,百济王将佛像和佛经送给日本,佛家文化虽由此传入日本但未风行。后来高句丽僧人惠慈东渡日本,成为圣德太子之师。惠慈教导圣德太子说:“大隋官制完整,国势强盛,笃信并保护佛法。”隋朝国势得以发展,源于隋文帝灭掉陈国,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建立起一统的大隋王朝。因隋文帝自幼被养育在佛院中,因而他终生信奉佛法。

圣德太子非常英俊,且为人仁善,具有治国之才。太子随惠慈学习佛学,并博览儒家经典。有关太子的身世,也颇具传奇色彩。大唐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后,天智天王后裔真人元开向鉴真敬执弟子之礼。鉴真圆寂后,真人元开用汉文撰写了《唐大和上东征传》,此书具有很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是研究鉴真东渡较为完整、翔实的原始史料。

书中除了记载鉴真东渡的艰辛之外,也记载了鉴真讲述的一段话。鉴真说:“昔日,我听说南岳慧思禅师迁化后,托生于倭国王子,以兴隆佛法,济度众生。”鉴真之语虽让今人匪夷所思,不过也为尊崇中土文化的圣德太子再添传奇色彩。

日本推古二年(594年),天王下诏大兴佛法,苏我氏率先修建飞鸟寺,圣德太子在斑鸠营建法隆寺。这两座寺院均采用中国古典建筑样式,其中神佛造像受中国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影响,并带有北魏、北周佛像的风格。

高丽僧向日本王室进献汉文历本、天文地理、遁甲方术等著作,圣德太子选择日本的书生学习这些中土传过来的文化典籍。太子本人崇佛,对佛学颇有研究,他在宫中向王室贵族讲述他在佛典中体悟到的佛理,以善化人心。

圣德太子仰慕中土文明,喜研中土历朝文政。他得知大隋一统利于邦国,鉴于本国豪族跋扈之举,因此有意效仿秦汉及大隋的一统大业。公元604年,圣德太子广泛采用中土文化中的道学、儒学,按照阴阳五行学说,取阴阳极数之和十七定名,寓为遵行天地之道,颁布《十七条宪法》。

虽名为宪法,却并非今日的法律条文,而是基于佛道两家及儒学的德育教诲。宪法中讲到:“以和为贵”、“信是义本”、“绝忿弃嗔,不迁怒于人”、“大事不可独断,必与众宣论”、“群臣百僚,勿要妒嫉”等。《宪法十七条》的内容被称为日本今日文化的基石。

圣德太子又制定了“冠位十二阶”,他以五德“仁义礼智信”进行区分。十二等阶分别为大德、小德、大仁、小仁、大礼、小礼、大信、小信、大义、小义、大智、小智。代表着干支十二属性,以示对天地秩序的遵循。

公元607年,圣德太子派遣小野妹子带领学者、沙门出访隋朝。当时隋炀帝启用洛阳的鸿胪寺四方馆,接待日本使团,并敕命高僧负责教育留学生及沙门。

来自中土的文化,就像一座庞大且百花齐放的花园,圣德太子从中挑选适于日本国民的经典,作为育化国民精神的花蜜。因此日本学者安藤正次赞誉圣德太子为“日本国民觉醒的先驱”。

曾两次来到中土的小野妹子,在隋朝看到佛前供花的礼节,将此带回日本。小野妹子居住在六角堂,内设供太子沐浴的水池,池边建有太子居住的屋室(坊),这里成为日本插花的诞生地,源自于此的插花方式也被称为池坊式插花。

日本推古朝的“遣隋使”共出使四次,拉开了此后近三百年的中日文化交流的大幕。日本留学生回到日本后成为日后“大化革新”系列改革的主力。

中土文明大量传入东瀛,日本迎来史上第一个文化繁荣时期,其中佛家文化在这一时期兴起和广传成为最大的亮点。从推古朝到大化革新这一段时间,史称“飞鸟文化时代”。圣德太子作为这一时期文化交流的重要推手,照亮了日本的飞鸟时代。

而日本C版一万日元(1958年至1984年发行)纸钞的肖像,一般被认为是圣德太子的肖像,采用古老的唐本御影定版而成。“圣德太子”无意中也成为了近代高额纸币的代言人。@#

(点阅中华文化无远弗届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婧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