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要闻

打击兹卡病毒 聚焦以辐射让雄蚊不育

【大纪元2016年02月03日讯】(中央社维也纳2日综合外电报导)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总署(IAEA)今天表示,以核子辐射让雄性蚊子不育的新方法,可能有助于降低携带兹卡病毒的病媒蚊数量。巴西有数千起先天性缺陷病例,疑与兹卡病毒有关。

路透社报导,国际原子能总署专家16日将与巴西官员会面,讨论如何在2016年夏季奥运主办国推广不孕性昆虫技术(Sterile Insect Technology, SIT)的方式。

国际原子能总署副署长马拉瓦西(Aldo Malavasi)告诉记者:“如果巴西放出大量不育的雄蚊,几个月后可降低蚊子数量,(但)必须结合其他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宣布兹卡病毒是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除了不孕性昆虫技术,还可透过更密集的公共卫生行动、使用杀虫剂或捕蚊器遏阻病毒扩散。

不孕性昆虫技术源自数10年前,用在减少果蝇等昆虫的数量。这项技术将让雄性埃及斑蚊暴露在X光或伽玛射线下,让它们不育。

接着把这些从实验室繁殖的雄蚊“野放”,与雌蚊交配,雌蚊产下卵子即无法孵化,进而在不杀害动物或使用化学物品情况下,在特定区域减少昆虫数量。

然而,美国德州今天通报首起由性接触感染的兹卡病毒病例。

法新社报导,兹卡病毒侵袭拉美各地,有关当局正愁疫情恐进一步扩大之际,传出美国德州这起由性接触,而非病媒蚊传染的兹卡确诊病例。

这对于美国、加拿大和欧洲来说,都是令人忧心的发展。在此之前,这些地区的病例都仅限自疫区回国的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