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社会

防灾型都更 台专家:看不见的工法最重要

专家指出,目前政策仅侧重结构设计,对看不见的施工品质标准不一,甚至“偷工减料”问题也不在查验规范内,呼吁政府正视防灾落实。(戴云发结构技师事务所提供)

【大纪元2016年06月28日讯】(大纪元记者萧轩台北报导)建筑安全结构因气候变迁和地震等灾害,再度受到广大重视,新北市政府提出的“防灾型都更”新版方案将于7月1日正式上路。但专家指出,目前政策仅侧重结构设计,对看不见的施工品质标准不一,甚至“偷工减料”问题也不在查验规范内,呼吁政府正视“防灾”的落实。

台湾建筑安全履历协会理事长戴云发表示,新北市政府松绑相关限制,加速民间推动都更,值得肯定。然而,目前“防灾型都更”政策,仅侧重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对看不见的“施工品质”和“工法”却没有严格审核,甚至民众最担心的“偷工减料”问题也不在查验规范内。

戴云发指出,倒塌的建筑物,多数有施工品质不佳的问题,例如柱钢筋绑扎不良、梁柱接头未绑扎钢筋、箍筋间距过大且未做135度弯钩等。目前各地方政府推行的都更补助及奖励制度,在最后查验阶段仅做“书面审查”,戴云发说,“若监造单位没有落实查验,放任不肖建商偷修改设计图或偷工减料,很容易再度发生像维冠大楼倒塌的事件!”

他指出,若要真正推动“防灾”,就应在各方面严格把关。“看不见的地方才最重要!”戴云发强调,好的设计和好的施工缺一不可,建筑设计很容易在施工前看见缺点即时修正,施工品质却是混凝土包覆后,政府人员稽查也无从查起的部分,因此不见得政府推动的都更计划就一定具安全保障。

他表示,要让施工品质透明化,建议还是依照台湾建筑安全履历协会推动之“建筑安全履历认证标章”的标准,在每个施工阶段都详尽拍照记录,才真正使“防灾型都更”在下次地震来袭时达到“防灾”效果。◇

责任编辑: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