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孩童守护神 寄养家庭避风港

【大纪元2017年01月15日讯】服务超过30年的寄养家庭马安娜夫妇,民国73年投入寄养家庭后,期间照顾过罕见疾病及身心障碍的孩子,服务过程感动姊姊马安琪,一起加入寄养家庭行列,今天双双被表扬。

马安娜说,其实当初会投入寄养家庭行列,是源自于自己失去了一个孩子,从事幼教工作的她,在亲人鼓励下,原想透过寄养的孩子,弥补自己心灵的空虚,一晃30年过去,却是寄养孩子让她学习成长。

马安娜说,“我很感谢这些寄养孩子,即使是当年照顾一个无肛症遭弃养的孩子,至今仍无怨无悔。”因为爱心与耐心的付出,也让学校、同学接纳这些特殊的孩子。

30年来,寄养孩子有了更好的家庭与人生出路,她最感动的是这些孩子年节都还会来探望她。她们夫妻也会去机构探望曾经照顾的孩子。

马安娜的先生林财谋牵着妻子的手,就是她最坚强的后盾。林财谋说,退休前是游览车司机,有时候载着寄养孩子一起出游,饱览台湾的山光水色,就是最大的快乐。现在有更多的时间陪孩子,“她们最喜欢坐爸爸的游览车。”马安娜补充。

马安娜的爱心也感动姊姊马安琪,于是马安琪在88年投入寄养家庭。马安琪说,年轻时活耀于“群星会”舞台,只比邓丽君小1岁,从黑白电视表演到彩色电视。

卸下风光的演艺生涯,马安琪奉献寄养家庭15年,让她的生命更有意义。她接受中央社访问时说,家庭完全无私的开放与付出,且对于寄养孩子一视同仁,视如己出,是让她最快乐的事情。

与她们一样的,还有李素华、李玉霞和李素澎3姊妹一起担任寄养家庭。退休前,她们的孩子已就业,原先是李素华担任寄养家庭,重新找回生活重心。

李素华感召了两姊妹一起加入,三姊妹还因此将房子买在附近,分工合作一起照顾寄养孩子,一起互动学习,增加相互刺激发展。

李素华表示,现在二姊也偶而帮忙照顾,只有大姊因在南部无法加入。有的帮忙料理饮食,有的帮忙协助功课,整个大家族的寄养家庭,让彼此感情更融洽,“许多孩子出养后,大家都舍不得的掉泪。”

这些寄养家庭提供失亲、失依的孩子温暖避风港。市长朱立伦今天下午特别表扬,感谢她们让孩子平安健康的成长。

担任新北市寄养家庭公益代言的宋达民和洪百榕现身说法,两人分享在芥菜种会新庄爱心育幼院的心得。有次参加围炉后,几个孩子跑过来紧紧抱住他们问“你们什么时候再来看我们?”,宋达民说,霎那间整颗心都融化;担任寄养家庭好像是付出,但其实“得到的更多”。

社会局长张锦丽表示,新北市委托新北市家扶中心、新北市保母协会、中华儿童与家庭促进协会,和台湾世界展望会招募,共222户寄养家庭,安置照顾279名儿童、少年,但安置的需求日增,亟需招募寄养家庭。(转自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