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常识

用古汉语的四声朗读唐宋诗词

用传统的四声去朗读唐宋诗词,这是对古圣先贤原创作品最起码的尊重。(朝晖 提供)

古汉语的发音四声为平、上、去、入。它是齐梁时期由陆厥、沈约、谢朓等文人创立的[1];“平”即平声,“上、去、入”为仄声。从那之后特别是唐代开始,文人写诗都是依四声的发音来创作[2]。唐诗中的格律诗(亦称近体诗或今体诗)、宋词在创作时有很严格的平仄要求。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文人也都是依照四声的发音方式去创作并朗读唐宋诗词。有人说元朝的时候入声消失了,这是误传。元朝时期,只是元曲这种文体形式不讲入声,把入声字归入到其它三个声部中去(元曲之《中原音韵》将平声又分为阴平和阳平)。而元朝时期的文人在创作唐诗宋词时,同样是严格依照四声的发音方式及唐宋诗词的格律要求创作的[3]。

如果我们朗读唐诗宋词时没有按四声的发音法去读,等于是不尊重作者的原著。就好比有人说自己会唱一百首歌曲,可是每一首歌曲都没有按歌谱的要求去唱,节拍及该休止的地方都没有唱准,甚至调子都唱错了,那能算是会唱歌吗?读唐诗宋词也是一样。现在的普通话没有入声的发音,因此只要在朗读古诗词时把相关入声字的发音方式改变成短促音就行,而日常会话还是讲普通话,不用刻意去改变。笔者之所以读古诗词时保留了入声的读音,是因为先父在民国时期曾经读过私塾,先父在我六岁时就教我用古汉语的四声背诵唐诗宋词及古文。

或许有人会说,古代的发音也没有人录音下来,我们如何知道呢?其实,我们都知道,据近现代学者研究考证,李白是四川人,杜甫是河南人,古代没有普及普通话这一说,讲话都带着家乡的口音,他们见面相互之间如何沟通呢?在朝为官时如何跟皇帝沟通呢?贺知章(浙江杭州人)有诗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种方言的国家,不同朝代不同时期的朝廷官员来自全国各地,史书中很少见记载说南方的官员到京城任职,跟同僚或皇帝无法沟通说话的事情。其实按四声去发音讲话,就是古代的官话。不怕您说话带地方口音,就怕您讲话不会讲官话或书面语言;特别是入声字的发音方式,它的特点是读短促音,一发即收,或者说是一发声即消音。

请看下面诗句(以下诗例均选自《千家诗》),笔者将入声字均加下划线,以便读者识别及朗读:

初春小雨.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遥看近无。

最是年春好处,胜烟柳满皇都。

(《平水韵.上平七虞》)



这首七绝除了入声字要注意外,“看(上平十四寒)”、“胜(下平十蒸)”必读平声,否则就等于是在说韩愈写诗格律错了。通过听录音我们也可以发现,“一”、“绝”在普通话中都是平声字,可是读的时候发短促音,它们自然而然就变成仄声了。另外,我们再注意一下“却”字,这个字在《康熙字典》中的注音是这样的:“【唐韵】去约切【集韵】【韵会】【正韵】乞约切,羌入声。[4]”也就是唐朝时,京城长安口音“却”读“缺(入声)”;而李白、杜甫、贺知章是不是这样读那还两说,因为他们都不是在长安出生长大的。北宋时期,“却”这个字在京城汴梁的读音是“切(入声)”,而苏轼(四川眉山)、王安石(江西抚州)可不一定是这样读。而到了清朝,那时候北京城的官员直接将“却”读成“羌入声”。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四声的读法,不在于您是带着什么口音读诗,而在于它的发音方法,特别是入声字,一定要把音收住或尾音消掉。

花影.苏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去,教明送将来。

(《平水韵.上平十灰》)



这首诗须要注意连读入声字的发音方式;另外“不”这个字在本诗中不用读入声,但如果跟其它入声字连读,就必须读入声。比如:

偶成.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将谓偷闲少年。

(《平水韵.下平一先》)



春夜.王安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恼人眠不得移花影上栏杆。

(《平水韵.上平十四寒》)



笔者看到某网站上对入声的介绍文中说:“入声韵尾由三种不同的塞音韵尾[-p̚],[-t̚],[-k̚]构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这是没有真正掌握入声读法的人使用的一种错误的消音方法。其实,在中国南方一带,有很多方言就带着入声字的发音,下面笔者分别用闽南话、粤语、福州话、普通话读一首绝句,各位读者可以体会一下入声的发音方法:

春宵.苏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夜沉沉。

(《平水韵.下平十二侵》)

(闽南话录音)

(粤语录音)

(福州话录音)

(普通话录音)

读这首诗的时候要注意三个入声字连读的发音方式。下面再给大家朗读一首唐诗中的经典名篇,王维的七律。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王维

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开宫殿,万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平水韵.下平十一尤》)



这首诗的标题中“作”字,可读入声亦可不读入声。如果与其它入声字连读,就要读入声。比如,元稹〈竞舟〉:“连延数十日作业不复忧。”其中“作业不复”四个字均要读入声,大家可以自己尝试一下四个入声字连读时如何发音。

以下是用四声读两首宋词的经典名篇(选自《全宋词》),这两首宋词都是押入声韵。

满江红•

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功名尘与土,千里路云和。莫等闲,了少年头,空悲

靖康耻,犹未。臣子恨,何时!驾长车,破贺兰山。壮志饥餐胡虏,笑谈饮匈奴。待从头、收旧山河,朝天



这首词中的“白”字是入声字,用现在普通话的发音收不住尾音。唐朝的官方语言读“迫(入声)”;宋朝至清朝的官方读音均为“帛”。《康熙字典》中的注音也是“帛(入声)”。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周郎赤壁。乱穿空,惊涛岸,卷起千堆。江山如画,时多少豪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故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人生如梦,尊还酹江



结语

在朗读唐宋诗词时,笔者个人的浅见是心态越平和越好,不要人为地加入自己的感情。我们现代人用现代的观念及情感无法衡量古圣先贤当时内心的想法,更无法了解历史真相的全部。用传统的四声去朗读唐宋诗词,这是对古圣先贤原创作品最起码的尊重,也是真正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回归传统的好事情。

注释:

[1]《南史.卷四十八.陆厥传》:“约(沈约)等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

[2]据白居易〈对酒五首〉记载:“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第四声即入声,从白居易的诗中我们可以知道,唐朝著名的古曲《阳关三叠》其中有一曲叠唱是采用入声字押韵的。王维还曾创作一首诗就是分别用平上去入四声来押韵的〈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四声依次用各六韵〉,因为诗文篇幅比较长,此处不引用,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根据题目查阅《全唐诗》。

[3]引用两首元朝诗人写的唐诗选自《元诗别裁集》(清代张景星等编选),一首是元初时期元好问写的,一首是元末时期叶颙写的,入声字均加下划线。

九月晦日王村道中

元好问

沙仍湿,霜余草更幽。烟花藏景,山露清秋。

知何,行吟只自愁。随阳见鸿雁,三叹淹留。

“涸”字在《中原音韵》是入声当平声用,而在本诗中明显是起了仄声的作用。

至正戊戌九日感怀(之二)

元.叶颙

悠悠江影雁南飞,黄飘香满枝。

西风彭酒,殊方异杜陵诗。

烟峦惨淡山林暮,霜萧疏草悲。

醉后不思时异,半欹乌帽任风吹。

“蝶”、“泽”在《中原音韵》都是入声当平声用,而在本诗中明显是起了仄声的作用。

[4]古代韵书的注音,大部分采用“反切”注音法,(以下摘自《汉典》)用两个汉字来注另一个汉字的读音。两个字中,前者称反切上字,后者称反切下字。被切字的声母和清浊跟反切上字相同,被切字的韵母和字调跟反切下字相同。如:东,德红切。取德的声母d,红的韵母ong,便构成东音(dōng)。不过古代的四声是平、上、去、入,与现代汉语的四声有一些出入,古今声母也有些变化。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四:“孙炎始为反切语。” @*#

点阅【朝晖香道】相关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