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消失的档案》再现“六七暴动”真相 曝光中共渗透香港

《消失的档案》放映会后,香港资深媒体人程翔(左)、罗恩惠(中)、港加联主主席冯玉兰(右)与现场观众交流。(伊铃/大纪元)

人气: 98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7年11月01日讯】(大纪元记者伊铃多伦多报导)香港资深媒体人罗恩惠拍摄的纪录片《消失的档案》北美巡回放映日前与多伦多观众见面。首场放映反响热烈,放映结束后,观众用热烈的掌声表达对摄制团队的敬意和感谢。

《消失的档案》导演罗恩惠。(伊铃/大纪元)
《消失的档案》导演罗恩惠。(伊铃/大纪元)

该纪录片不仅纪录了香港“六七暴动”这段惊心动魄丶影响深远的历史,也曝光中共对香港的渗透和操控。因为它触及了中共政权的敏感线,而无法在商业影院放映,也以“缺乏艺术性”而被香港国际电影节拒之门外。然而,在香港社区放映近190场,观众超过5700名,反响热烈,被认为是香港史上最有影响力的纪录片。

放映会后,观众排队捐款,以表支持。(伊铃/大纪元)
放映会后,观众排队捐款,以表支持。(伊铃/大纪元)

据维基资料,1967年5月6日,香港工人罢工引发“反英抗暴”, 演变成后来的恐怖主义及炸弹袭击等行动。事件中,香港警察多次与左派示威者冲突,作出驱散、镇压及拘捕行动。示威者其后使用暗杀、炸弹放置(涉及1,167个炸弹)和枪战作为报复。期间,1,936人被检控,约212名警务人员在内的802人受伤,51人死亡电台主持林彬被烧死)。事件延至12月结束,历时8个月。

罗恩惠88年开始在香港电台电视部拍摄纪录片,曾任无线《星期日档案》首席编辑,移民温哥华期间曾任加拿大新时代电视助理新闻总监。2010年1月,她在采访“六七暴动”少年犯时,发现这段重要的历史只有21秒的影像及一些无关痛痒的零散资料。她开始警惕有人刻意在抹去这段历史,于是开始了长达4年的取证搜寻历程。

期间,她采访多位当时的参与者,证人,包括当年的左派领导及他们的后人、炸弹队成员、工会领袖和爱国学生、前警务人员、新闻处高官、记者、多位目击者及受害者;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获得许多真贵的资料,制作成纪录片《消失的档案》。

影片再现当年那些的人和事

1966年12月,香港“六七暴动”前半年,澳门发生12.3暴动事件,澳葡政府最终向左派势力屈服,同意除涉及葡人和土生葡人利益事项外,亲中共势力全面控制澳门社会。当时有共产党人以为可以在香港复制相同事件及结果,期待中共掌控香港。

据澳门知情人士讲述:1966年澳门12.3事件后,香港中共地下党已积极布署,不断派员到澳门学习取经。

前中共地下党员的忏悔

纪录片的梁慕娴曾是香港中共地下党员。她谈及中共地下党如何在香港发展共产党员、中共如何给年轻人洗脑。当时她受小说和电影《青春之歌》影响,从而对政治运动充满浪漫的幻想,继而成为中共地下党员。她还透露“六七暴动”的参与者不少是地下党员。

1967 年8 月商台年轻电台主持林彬谴责暴力,结果被示威者烧死,左报庆祝成功“锄奸”。梁慕娴为此大惑不解:为何有些人的生命对我们可贵,有些却不值一文?

8
图:罗恩惠通过访谈当时的当事人,新闻人和各方面相关人士,获得很多珍贵的资料,制作成纪录片《消失的档案》。图为剧照。(图片来自vanishedarchives.org)
6
图:罗恩惠通过访谈当时的当事人,新闻人和各方面相关人士,获得很多珍贵的资料,制作成纪录片《消失的档案》。图为剧照。(图片来自vanishedarchives.org)

当年5 月11 日,香港东九龙骚乱,13 岁少年陈光山被乱石击中死亡。后来左报竟把死者的名字、死因及死亡的日期全改掉。原因是他的死亡日期不便于抹黑港英政府,不便于发动政治动员。并回答下属的质疑:“斗争的需要。”

影片中,这位前香港地下党员梁慕娴透过镜头,低头鞠躬,向香港市民和学生道歉。

中共绝密文件曝光

影片涉及一位重要的证人——吴荻舟的女儿吴辉,提供她父亲的一本笔记,曝光一份中共绝密文件,从而使中共高官周恩来在“六七暴动”中的影子浮出水面。

吴荻舟是当时中共派驻香港的最高领导人之一,负责文化、新闻、电影、出版,历时十四年。公开的身份是《华商报》读者版编辑、招商局顾问及《文汇报》社长。1962年调回北京后,出任国务院外事办公室港澳组副组长。

7
图:罗恩惠通过访谈当时的当事人,新闻人和各方面相关人士,获得很多珍贵的资料,制作成纪录片《消失的档案》。图为剧照。(图片来自vanishedarchives.org)

吴荻舟留下了一本工作笔记,记录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当年周恩来批准拨出千多万元,作为港澳工委作斗争经费。在极左斗争最激烈时,中资公司曾运来8000多把甘蔗刀及枪支,准备在香港大干一场,幸得吴荻舟阻止。吴荻舟后来因反对极左路线而受到批斗。

当年参与事件的少年学生讲述:当年十四岁想死是浪漫的。现在快六十五岁,回望五十似水流年,一切都变成问号,“为何不向我们交代一声呢?我们做错了什么?”这些当年的加害者,其实也是受害者。

谁让档案消失?

“六七暴动”被称为香港战后历史的分水岭,亦有人说是香港意识产生的转折点。如此重要的历史事件,在官方纪录却是残缺不全,而网上资料又真伪难辨,那段历史到底哪去了?

罗恩惠采访到Peter Moss,他是当时香港政府新闻署任职助理总监。在“六七暴动”中,他带着摄制队到处拍摄新闻片,然后存放到政府档案室。可是他也不知道那些影片去了哪里。

10
图:罗恩惠通过访谈当时的当事人,新闻人和各方面相关人士,获得很多珍贵的资料,制作成纪录片《消失的档案》。图为剧照。(图片来自vanishedarchives.org)

前档案处处长朱福强回忆:当时新闻处之上的行政司,有天下令要销毁这些卷轴,因为觉得无用又占位置。那时新闻处一个英国官员Peter Moss,向历史档案处通风报信,问要不要这些档案。当然要,很可能是抢救回来之前,资料就已经不知去向。

50年前事件对今天有何现实意义?

香港资深传媒人程翔表示,《消失的档案》对50年后的香港有很重要的意义。当有人企图篡改历史、漂白历史时,该怎么办?香港回归之后,特区政府带头改写历史。梁振英将香港特区的最高荣誉奖——大紫荆勋章讲给当时六七暴动的策划者,歌颂暴动。而对反暴动者却给予贬低。

他说,当年的左派,“六七暴动”的参与者,今天是香港的执政者,他们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并没有改变。五十年前内地与香港的政治纠葛,映照今日的香港,一切似曾相识,丝丝脉络若隐若现。鉴古知今,每位香港人都应该认识这段历史。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说:“人类对抗强权的斗争,就是记忆对抗遗忘的斗争。”程翔表示,《消失的档案》不是宣传仇恨,而是不忘历史,反省历史,吸取教训,让悲剧不再重演。

责任编辑:岳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