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心理

家暴带给孩子的伤害

 

家暴,是家庭教育中一个沉重话题。生活的压力,常常使很多家长会将自己的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或奉行“棍棒底下出人才”的教育理念,对孩子施行虎狼式教育。据媒体报导,孩子经常挨打或挨骂,会产生怨恨、逆反、畏惧、自卑、无助、暴躁、孤独、撒谎、固执等心理,大多有暴力倾向的孩子都是在家暴中成长起来的。家暴,会影响孩子的整个人生。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我儿时的伙伴,他的父母脾气暴躁,对孩子非打即骂。一个在暴力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最终演绎了一场令人叹息的人生悲剧。

小时候,我家住在一个大杂院里,有好几十户人家,许多孩子。初夏,门前的桑树开始结果,孩子们每天都仰着脑袋,看有没有红了的桑椹。

等翠绿的桑叶间点缀着点点紫色的时候,住在我家对门的小强,就爬上树采熟透的桑椹,我抱着一只小竹篮在下面接着,冲洗一下就一起分享。

小强和我同龄,每天一起上学,一起下学,在学校是同桌。小强淘气、顽皮、打架、骂人、学习不好,是老师眼里的差生,大人眼里的坏孩子。

小强的父母感情不好,又都脾气火爆,吵架是他们家最正常的节奏。小时候听到最多的就是从对门传出的吵骂声,然后就是摔东西的声音,再后来就是打孩子的声音以及孩子的哭嚎声。

记得那时杂技演出很多,小强最喜欢“空中飞人”这个节目,桑树和另一棵树之间有一根铁丝,是大人们晾晒用的,他常常吊铁丝玩,对我说以后要做“空中飞人”,飞得远远的,不再回这个家。

那年夏天,摘了桑椹,我拿回屋里去洗,就听见外面“砰”的一声响,丢下小篮跑出来,只见铁丝下小强仰面躺在地上。我慌忙将他拉起来:“你又练空中飞人啊?摔坏了吧?”他拍拍自己的脑袋:“没事,没事。”活动几下,好像并无大碍。

然而,就在那天夜里,小强被送进了医院。他疯了,不认识所有人,还直嚷着要飞走。听大人们说,他得了急性脑膜炎。但我一直认为,他是学“空中飞人”掉下来把脑子摔坏了。然后,就一直住在医院里,直到半年后我们家搬走,我再没见过他。

十几年后,一次在街上偶然碰见他的母亲,问起他,他母亲叹口气说:“他后来康复了,学也不上了,就在外面混,打架斗殴做小流氓。17岁就跟着别人跑出去了,现在在哪里家里人都不知道。”

再次听到小强的消息是今年过新年的时候,母亲告诉我遇到小强的父母了,说小强死了,深圳警方找到他的家人,让去处理后事。母亲说,小强的父母不肯说出他是怎么死的,只是摇头:“没脸说”。

现在,看到有家长打骂孩子,总让我想起当年小强看到父亲举起棍棒时惊恐的眼神,面对母亲辱骂时冷漠的表情,想起那个童年伙伴悲凉的人生。

童年,应该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但在家暴阴影下长大的孩子,他们的记忆中没有父母的慈爱,没有家庭的快乐,只有棍棒下的眼泪与伤口的疼痛。从中国青少年犯罪的案例看,大部分孩子的童年都伴随着家庭暴力。

当父母将暴力频繁施加于孩子身上的时候,也许,就已经注定了孩子一生的悲剧。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呼吁为人父母者:“为了孩子,请放下你的拳头。”

@*#

责任编辑: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