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真:“喀琅施塔得兵变”(上)

——列宁罪恶的一生之:三十八

人气 622

【大纪元2017年03月02日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之所以能成功的推翻临时政府,夺取政权,并在随后的险境中保住政权,主要靠的是谁?是农民吗?显然不是。是工人吗?也不是。主要靠的是士兵,尤其是水兵,特别是波罗的海水兵。

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士兵尤其是水兵的支持和参与,十月政变不但不可能成功,就连是否能够发动恐怕都成问题。

但十月政变后,就像农民和工人一样,越来越多士兵开始对依靠他们上台的布尔什维克感到失望和不满。

早在1917年11月30日,第一骑兵团团委员会就给全团士兵发出了这样一封呼吁书:“我们在一起不是要求高尚光荣,不是要求成堆的黄金,我们不是寻求过分的东西,我们所要求的只是面包,那种普通的黑面包,那种没有它我们的孩子和兄弟就会浮肿的面包。”

“给人民以和平、土地、面包和自由——我们不需要关于自由、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漂亮的豪言壮语,我们需要真正的自由、真正的民主、真正的社会主义。”这份呼吁书并且宣布,绝不从这些要求后退一步。

1918年1月15日,来自前线的一封写给列宁的信中这样写道:“列宁同志,我们已经四个昼夜没有见到面包了,我们抱着饥饿的身体、光脚行走,而和平还是没有。”士兵们随后发出警告:“列宁同志,你的良心何在,你做出的三天内就会有和平、土地和自由的承诺何在,您为了夺取政权作出过这些承诺,而你不想去履行自己的承诺,没有。如果在2月1日前您不能履行自己的承诺,这就是敌人,你们将会像杜鹤宁一样。”

日积月累的失望和不满终于引发了士兵对布尔什维克政权的反抗,这当中最具标志性的事件便是著名的“喀琅施塔得兵变”。

喀琅施塔得是距离彼得格勒以西29公里处的一座军港要塞,早在临时政府时期,布尔什维克就控制了这座军港,以至于当时喀琅施塔得全岛就被称作“不向统治当局屈服的红色共和国”。

后来,波罗的海水兵几乎全部参加了“布尔什维克的革命”,喀琅施塔得因此又有了“十月革命的最坚定的堡垒”、“革命的先锋”、“俄国革命的莫大骄傲”等一连串声誉。

然而,距离这场所谓的革命仅仅三年之后,在这座昔日的“红色共和国”里,当年积极支援布尔什维克的水兵却发动了一场反对布尔什维克的兵变。

引发喀琅施塔得兵变的导火索正是我们前面介绍过的1921年2月下旬发生在彼得格勒的大罢工。这场罢工就像一串落到干柴上的火星,使得喀琅施塔得水兵的情绪一下变得异常激动起来。

其实,早在1920年12月,包括驻防于喀琅施塔得的舰艇在内的波罗的海舰队水兵就已经躁动不安了。这主要是因为,虽然内战已经结束,但水兵们仍然不得复员,他们觉得疲惫不堪;其次,粮食供应状况日益恶化,军纪越来越严,士兵甚至不得休假和离开舰艇,而军队长官的特权则在日益增长;再加上与家乡通信得知的坏消息。

当时,波罗的海舰队布尔什维克组织大约有40%的人要求退党,甚至有人把党员证都撕了。一些人用宗教信仰来说明自己的退党理由,一些人则用吃不饱感到疲倦来解释,一些人则是因为对美好的未来丧失了信心。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彼得格勒工人罢工、骚动的消息传到了喀琅施塔得。1921年2月25日晚,“塞瓦斯托波尔”号战列舰的士兵开始聚集于公共甲板上,要求就彼得格勒事件举行会议。

26日晨,为了查明彼得格勒罢工的具体情况,由“塞瓦斯托波尔”号和“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战列舰选出的代表团抵达该市。罢工工人“要求立即在无记名投票的基础上改选苏维埃”、“要求给予所有社会主义党派言论、出版、集会的自由”,他们的情绪极大的感染了代表们。

2月28日,“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和“塞瓦斯托波尔”号战列舰通过了一项提交波罗的海舰队所有军舰、军区代表讨论的决议《第一、第二战列舰支队舰员全体会议决议》,其主要内容为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工人农民阶级的政治力量一律平等;2. 保障言论出版和集会游行自由;3. 释放一切社会主义政党的政治犯和因工潮农潮被捕的工人农民士兵;4. 取消一切机关工厂单位的政治部(契卡)和军队政治委员制度;5. 允许不雇工的自由手工劳动和农业自由耕作喂养牲畜;6. 以不记名的投票方式选举苏维埃政府。

显然,《决议》的实质是要求布尔什维克归还1917年10月宣布的公民权利和自由,结束其一党专政。

《决议》于3月1日发布后,迅速传遍了要塞各个部队,各部队战士纷纷转抄、散发和讨论《决议》,所有要塞部队都召开了支持《决议》的士兵大会,要求政治改革的呼声十分强烈!#

责任编辑:南风

相关新闻
裘真:“党决定国家发展的总的前途”
裘真:从“众警察肃立不动”说起
裘真:“不要害怕使用断头台”
裘真:“仇恨与复仇的赞美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