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亲情

您若安好,我便幸福

身为孩子的被母亲无条件爱着;身为母亲的,也被孩子沛然滋养着。纵使过程再怎么惊心动魄,却也因此丰腴了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的内心更壮大。(Fotolia)

我和妈妈之间,该从何说起?不如就回到纯净无邪的孩提时光吧!

我是家里的小女儿。自小虽不至于被捧在手心上呵护,但绝对是倍受保护的温室小花。从小到大,妈妈都不准我踏入厨房半步。我只管把书念好,把成绩考好,把琴练好就行。其它的,一概与我无关。也许就因为这样,如今即使我已荣升人母,妈妈还是把我当小女孩般看待。我深明“ 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这道理。步入而立之年还能享有妈妈无条件的爱,何其幸福。

妈妈有个绊脚石。别人的“ 不经之谈”,她总深信不疑。我据理力争的论点,她却连不屑都省了。 举个比较具体的例子吧!妈妈身型胖硕,由于膝盖关节负荷不了体重,加上年纪大骨质酥松,难逃膝关节肿胀疼痛的宿命。出门的时候,才几步之遥就叫苦连天。要游说她看专科,比登天还难。因为她会以抑扬顿挫的语气告诉你,专科的费用令人咋舌之余,未必有效;谁谁谁到哪里看某某医师不消多久就康复了呐!

坦白说我并非对那些所谓的“ 医师”心存偏见,唯独每次请教他们有关病因,或咨询一些稍微“ 建设性”的疗方,往往不是答非所问,就是避重就轻,不得而终。陆陆续续看了近二十年的“ 庸医”,妈妈的膝盖非但没有好转,很多时候还必须挨受皮肉之痛。尽管如此,她仍我行我素,顽固依旧。

两年前的黄历新年前夕,妈妈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中风了!所幸菩萨保佑,让她在三个月后渡过危险期,并从原先的口齿不清及动弹不得一一恢复过来。唯独右手,基于神经受损的缘故,其肩臂肌肉萎缩,渐趋瘫软无力。逾一年的物理治疗、针灸推拿、中西药合并等似乎都无济于事。

天性悲观的她更加意志消沈。以往日常生活里一蹴而成的繁琐小事,而今变得如此艰巨。我向来无所不能的妈妈,自尊心强且凡事力求完美的妈妈,这样的窘况对她而言是否就如刀锉般的折腾?抑或更甚?

EQ精神本来就欠奉的妈妈,中风后就更抱歉了。生活中的大小事,稍不顺心,动辄发怒。坏情绪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她原本已薄弱的毅力和意志力统统削尽。因此,在复健这条路上,我觉得妈妈并没有全力以赴。

本文作者与母亲合照。(筱林子提供)

我希望她凡事看开一点,把烦恼放下,才有空隙让快乐进来。偏偏这只引发更多叱责。“你懂什么?你能体会我的痛苦么?”安慰的话说得太多连我也觉得自己矫情。我想,妈妈所服用的药物或多或少对她的情绪造成一定的困扰。无论她脾气坏得再怎么样,“温柔以待”方为上策吧!

爸爸和妈妈的性格,可谓南辕北辙。爸爸是乐天派,天大的事落在他面前,都变得微不足道;妈妈却庸人自扰,生活中芝麻小事都被放大镜照着看,烦恼自然层见叠出。她对人对事要求苛刻,稍不达标即发飙抓狂。鲜少有机会看到她自适自在的一面。每年的新年和母亲节,在为她递上“ 小心意”的时候,我都重复着一样的祝福语:“妈,祝您身体健康,天天快乐。”听毕,她总是一如既往地牵牵嘴角,然后“ 回敬”我一个不置可否的表情。

唉,物换星移几度秋,她还是原来的她。我想,以往外婆在世的时候,尚且拗不过她的坚执。我不过是她的女儿,又能奈她何?

今年的母亲节,我致电约妈吃饭。当然少不了被她奚落一番:“如果要等这一餐,我和你爸恐怕都饿死了吧?!”须臾,她见我但笑不语又继言:“没空不用回,不用回!我才不稀罕这一餐。哼!”呵呵,我的妈妈,就是那张嘴。我心有不甘,结果不但回了,还“召集”哥哥弟弟一起回,浓浓示威成分呢。妈妈最讨厌这样,她觉得谁想回就回,这样逼着回又何苦呢?

七个孩子当中,三个有事缺席。我们却勇于打破前例,没待人齐,没有饕餮大餐,没有任何排场,扒饭时我却乍见爸妈微笑的脸庞有掩饰不了的欣慰。其实母亲节这一餐,并非在乎与否的问题吧?能在这一刻共聚用膳,所流泻的融融暖意就是不一样。原来简朴中倍升的欣忭,更隽永啊!

母亲节时全家人共聚用膳,所流泻的融融暖意令人难忘。(Fotolia)

而今我每一次回家,妈妈还是一贯的双眉颦蹙,唉声连连。

“你看我的右手,什么时候才能好?”

“你看你哥,都几岁了还不愿成家,我和你爸要抱孙得等到什么时候?”

“你看……”

哎,人家说,天大的事到了明天就成了小事,蒜皮小事更甭说,到了明天根本不足一提了!这个道理,妈妈您什么时候才愿意接受?

妈妈对我的关爱,打从我呱呱堕地的那一刻至今,从不间歇。很自然的,她也把这份满溢的爱投射在我儿子身上,不但对他呵护有加,更是有求必应。还记得三年前当我历经逾24小时的剧痛终于把小瓜诞下后,先生早已暗自通风报信。不消多久,我就看到心急如焚的爸妈出现在我面前。我真不争气,一见到妈妈就把她抱紧放声大哭。

此时此刻,生命的牵系和延续在我心底嚣腾而起的滔荡,又岂是感动二字就可以交待?当下我是多么感激她赐我生命。我体内所流动的温热血液是她赐的,正如儿子体内也流着我的血液一样。这种密不可切的关系,又有谁能取代?

每一个不同的时代背景都成就不同特质的“妈妈”。而妈妈那一代,着实吃了太多的苦。不管愿意与否,社会早已为她们订制“ ”母亲’应有的典范和形象:“ 为母则强,为母则应牺牲。”因此,为了孩子,为了持家,劳碌奔走洗尽铅华妈妈都在所不惜。

也因为这样,我和她在“ 养儿育子”方面有太多的分歧。换作以前年轻气盛,少不更事的我,想必不是冷战,就是轩然大波。然而,今天我更年长一些,要更有睿智才行。把锐气收敛后我姑且相信,“ 妈妈”这份志业,从来没有预习这回事。

我们都是一路走,一路学。再颠簸崎岖,再蜿蜒迂回,我们亦步亦趋,跌过痛过再继续摸索继续前进。漫漫长路,身为孩子的被母亲无条件爱着;身为母亲的,也被孩子沛然滋养着。纵使过程再怎么惊心动魄,却也因此丰腴了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的内心更壮大一些,不是吗?

有天和朋友话家常时突然有感而发,无意间向她吐露对于妈妈的那份无力感。她只浅浅笑着对我说:“你又何必想得那么复杂?好好爱她就够了吧!”她拍拍我的肩,笃定的眼神,恬静柔婉的笑颜,轻轻把我叩醒了。

是我大意吗?妈妈心里不也住着一位小孩吗?她不也需要关心和爱护吗?而今年迈的她,身理心理皆受伤的她,满满的爱和包容对她来说更是不可或缺的养分啊!可我偏偏忘了,有那么一份爱,由始至今都如斯纯粹质朴、义无反顾;它像大树般根深蒂固,正如妈妈对我一样。

虽然至今我仍无法理解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急不及待地把年迈的父母往老人院送?为什么我们为襁褓中的孩子处理大小便事宜能毫无怨言、呵护备至;对于为我们耗尽一生而后丧失自理能力的父母却无法以同等的心态待之?是否回到生命初始 ,方能领悟其中道理呢?

佛理常说:“百善孝为先,凡事以孝为本。”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圆满了孝,是不是也成就了大美呢?(本文限网站刊登)

──转自作家筱琳子脸书

(点阅【筱琳子】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