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史料

《天工开物》植物中有五种“蓝” 天然美蓝淀染料

天工开物。(公有领域)

【编按】《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书中记述的许多生产技术,一直沿用到近代。先后有日、英、德、法、俄等译本。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十八卷,并附有一百二十三幅插图,描绘了一百三十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特分节刊登,以飨读者。

染色第三‧蓝淀

植物中有五种蓝,都可以作“蓝淀”(蓝色的染料,又名蓝靛、靛):

茶蓝:也就是菘蓝(十字花科),只要插根就能成活。

蓼蓝(蓼科)、马蓝(爵床科)、吴蓝(豆科):必须撒籽而生。

苋蓝:近来又出现一种小叶蓼蓝,俗名为苋蓝,是更好的品种。

茶蓝(菘蓝):茶蓝的种植方法是,在立冬之月(皇历十月)收割, 将茶蓝上的叶子一片一片地摘下来,放入窖中造蓝淀。剩下的茶蓝茎杆的上下都要切去,只留靠根的部位数寸,晒干后埋在土里。

来年春天时,烧掉山上的杂草,使土地肥沃、疏松,然后用锥锄(锄勾向内弯曲,锄长八寸)掘土,打成斜洞,将茶蓝茎段插入其中,根部自然会成活而生出叶子。其余各种蓝都是收籽作种,撒在畦圃里。春末出苗,六月采籽,七月割蓝造淀。

造蓝淀时,要是叶与茎很多,便放在窖里,少的放入桶内或缸内。用水浸泡七天,自然会浸出蓝液。每一石蓝液放入石灰五升,搅动数十下,蓝淀很快就会结成。静放后,蓝淀便沉于底部。

近来所生产的蓝淀,多是用福建人在山上遍种的茶蓝制得,其数量比其他各种蓝的总和还要多好几倍。他们在山上将茶蓝装入竹篓内,由船运到外地出售。

制造蓝淀时,将漂在上面的浮沫取出晒干,名为“靛花”。放在缸内的蓝淀,必须先和以稻灰水,每天手持竹棍不计次数地搅动,其中最好的叫作“标缸”。

天工开物。(公有领域)

原文

《天工开物》彰施第三卷‧蓝淀

凡蓝五种,皆可为淀。茶蓝即菘蓝,插根活。蓼蓝、马蓝、吴蓝等皆撒子生。近又出蓼蓝小叶者俗名苋蓝,种更佳。

凡种茶蓝法,冬月割获,将叶片片削下,入窖造淀;其身斩去上下,近根留数寸,薰干,埋藏土内;春月烧净山土,使极肥松,然后用锥锄(其锄勾末向身长八寸许)刺土,打斜眼,插入于内,自然活根生叶。其余蓝皆收子撒种畦圃中,暮春生苗,六月采实,七月刈身造淀。

凡造淀,叶与茎多者入窖,少者入桶与缸。水浸七日,其汁自来。每水浆一石下石灰五升,搅冲数十下,淀信即结。水性定时,淀澄于底。近来出产,闽人种山皆茶蓝,其数倍于诸蓝。山中结箬篓,输入舟航。其掠出浮沫晒干者,曰靛花。凡靛入缸,必用稻灰水先和,每日手执竹棍搅动,不可计数。其最佳者曰标缸。#

──转自《新三才》

点阅【天工开物】相关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