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史料

《天工开物》磨出上白面粉 求九华山石

天工开物。(公有领域)

【编按】《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书中记述的许多生产技术,一直沿用到近代。先后有日、英、德、法、俄等译本。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十八卷,并附有一百二十三幅插图,描绘了一百三十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特分节刊登,以飨读者。

谷物加工——小麦加工:磨麦罗麦

磨的石料有两种,面粉品质因石而异。江南很少有细白上等的面粉,因磨石石料含沙,相磨发热,则麦麸(读夫,小麦的屑皮)破碎,以致黑麸混入面中,无从罗去。

江北石料性凉而细腻,产于池州府九华山(今安徽青阳县南)的石料特别好。以此石制磨,石不发热,麦麸虽压得很扁,但不破裂,则黑麸皮一点也不混入,而面粉极白。

江南磨用二十日即断齿.江北则半年方断齿。南方磨因磨破麸皮,每石得面百斤。北方磨只得八十斤,故上等面粉价格增加十分之二,然面筋、小粉(淀粉)均从此磨磨出,则总产量不低,收入更多。

麦经磨之后,多次入罗,勤者不厌重复。罗框底用丝织绢制作。用湖州丝所制的罗底,罗面至千石亦不破。如用别处黄丝作罗底,则罗过百石即已坏损。

面粉既成之后,寒冷天可放三个月,春夏则不出二十天即闷坏。为使食物适口,贵在及时食用。

大麦舂后去膜便可烧饭,磨成面粉的不到十分之一。荞麦微加舂杵去皮,然后或舂或磨作成荞麦粉后食之。这类粮食与小麦相比,质地精粗和价格贵贱就相差很远了。

天工开物。(公有领域)

原文

《天工开物》粹精第四——攻麦

凡磨石有两种,面品由石而分。江南少粹白上面者,以石怀沙滓,相磨发烧,则其麸并破,故黑颣参合面中,无从罗去也。江北石性冷腻,而产于池郡之九华山者,美更甚。以此石制磨石不发烧,其麸压至扁秕之极不破,则黑疵一毫不入,而面呈至白也。

凡江南磨二十日即断齿,江北者经半载方断。南磨破麸面百斤,北磨只得八十斤,故上面之质增十之二,然后筋、小粉皆从彼磨出,则衡数已足。得值更多焉。

凡麦经磨之后,几番入罗,勤者不厌重复。罗匡之底,用丝织罗地绢为之。湖丝所织者,罗面千十不捐[损],若他方黄丝所为,经百石而已朽也。凡面既成后,寒天可经三月,春夏不出二十则郁坏。为食适口,贵及时也。

凡大麦则就舂去膜,炊饭而食,为粉者十无一焉。荞麦则微加春杵去衣,然后或舂或磨以成粉而后食之。盖此类之视小麦,精粗贵贱大径庭也。#

──转自《新三才》

点阅【天工开物】相关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