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

上海同业拆放利率走高 银行资金面紧张加剧

【大纪元2017年09月02日讯】近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全面走高,8月29日达到了2.9220%,创下2015年4月以来新高,资金面紧张程度不断加剧。有业内人士分析了造成资金面紧张的原因。

近来,大陆资金紧张的情况一直持续,29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隔夜上涨7.10。大陆财经评论员时寒冰认为,中国的货币存量巨大,资金面紧张是最不应该发生的事情。

8月15日,中共央行公布的2017年7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62.9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9.2%。而美国未经季节调整的M2余额截至7月末为13.5487万亿美元,中国的M2余额折算成美元约为24.286万亿美元,是美国同期的M2余额的1.79倍。而中国的经济总量是小于美国的。

时寒冰认为,造成资金面紧张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首先,9月份有2万多亿元同业存单到期,许多银行不得不提前做准备,这使得流动性紧张的状况仍可能继续。

其次,央行最近在公开市场以净回笼资金为主。因为世界各大经济体结束宽松的货币政策已是共识,中共央行也不得不想办法控制流动性、着手金融去杠杆和加强金融监管。

再有,外汇占款持续下降。外汇占款的减少会加大货币投放的难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削减货币投放。中国的外汇占款2014年年末为27万亿元,到今年7月末,央行口径外汇占款余额为21.5万亿元人民币,比2014年末减少了5万多亿元。

另外,因为在中国做实业比较艰辛和回报不高,中国的资金更倾向于投机,所以资金往往向虚拟经济领域集中,这种状况是导致实体经济经常面临流动性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时寒冰表示,一方面是巨大的存量资金;另一方面,又面临着严重的流动性不足。对央行来说,要服务于经济增长,保持货币的适度宽松;同时又要加紧去杠杆,防范金融风险。两个完全相反的任务,同时让一个部门来完成,太棘手了。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anghai Interbank Offered Rate,简称Shibor)从2007年1月4日开始正式运行,是由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组成报价团自主报出的人民币同业拆出利率计算确定的算术平均利率,是单利、无担保、批发性利率。简单讲就是指银行间互相借钱的行为。

Shibor是一个了解银行资金是否充足的晴雨表,Shibor下行,意味着银行资金充足,市场偏宽松;相反则显示银行资金吃紧。

责任编辑: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