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书话

陈彦玲说书:《七侠五义》──狸猫换太子

仓颉像。(素惠/大纪元)

不论有多少包青天与七侠五义的影视作品,几乎都脱胎于石玉崑创作口述,数经后人纪录出版,最后由清朝道光年间的进士俞樾再版一百二十回的《七侠五义》流传于世。回回精彩生动,也给当时与后世奠下深刻的品行典范,原文读来颇有影视效果,对于教育孩子在文字理解运用和为人处世的培养上,能起到正面效果。

第一回的主题说的是:“设阴谋临产换太子,奋侠义替死救皇娘。”标题正奸善恶对比明确,将人性刻画得入木三分,皇宫里演出的是对世间最高权势的继承心计,但也演绎出以生命换取忠义的丹心,两极化的人性考验故事很容易在孩子的思想上播下善恶分明的种子。

而这个以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不管过程如何的惊心动魄,仍然一样得依循自然规律而变化,这从开篇诗就可见其端倪:“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万里旧江山。寻常巷陌陈罗绮,几处楼台奏管弦。天下太平元事日,鸯花无限日高眠。”这诗精要的点出中国人几千年来对天道运行规律的观察,善恶有报不分贵贱,丝毫不爽。

故事说到时值宋真宗年代,御史兼钦天监文彦博(笔者按:依所查文彦博若以西元一OO六年出生,仁宗天圣五年—西元一O二七年进士来看,文彦博未必在真宗时代为官。但以文彦博四代贤相之实,或许说书人石玉昆希望以其贤德来烘托天象影响人间的重要性。)出班奏道:“臣夜观天象,见天狗星犯阙、恐于储君不利。”中国古代各朝代都有天象官,好的天象官可更透彻的提供帝皇天象对应人间的天文数据,以让明君早作绸缪准备。文彦博写过一首诗,名曰《双泉》:“长剑并弹霜气豪,白虹半折秋云高。濯缨洗耳更何处,世人回看轻鸿毛。”这首看破世间权势物欲又有修炼概念的诗,更证明了他在高龄时为何仍能得到皇帝与满朝文武的尊崇。

故事里真宗对李刘二妃说:“二妃子如有生太子者,立为正宫。”说的人很在理,听的人满腹心思,正是那刘妃:“心地不良,久怀嫉妒之心,今一闻此言,惟恐李妃生下太子立了正宫;自那日归宫之后,便与总管都堂郭槐暗暗铺谋定计,要害李妃,”可刘妃身边的宫人寇珠却是:“此女虽是刘妃心腹,她却为人正直,素怀忠义,见刘妃与郭槐讨议,好生不乐。从此后各处留神,悄地窥探。”

寇珠发现刘妃竟然以剥了皮的狸猫诬陷李妃生了怪物,并要她将李妃所生的日后太子以裙带勒死。寇珠的良心却道:“圣上半世乏嗣,好容易李妃产生太子,偏遇奸妃设计陷害,我若将太子谋死,天良何在?也罢!莫若抱着太子一同赴河,尽我一点忠心罢了。”但知天无绝人之路,寇珠途遇太监首领陈林,并告知原委,忠义的陈林抱着一腔忠义,放下一己生死的完成保护太子的任务,并将太子送往八千岁府。太子幸得千岁与狄娘娘收留,不但保住了性命,还成为日后名君—宋仁宗。

但这条从太子到登基成为仁宗的道路上却是忠良以血胆义肝铺出来的路,其中的动人曲折待下回与看倌们分晓了。@

点阅【神传汉字看人生运道】连载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