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物

【文史】毛公鼎铭文 补白史书缺漏的皇帝心声

中华重宝毛公鼎 2
毛公鼎内壁铭文 清代拓片(公有领域)

毛公鼎腹内铸有铭文500字,留下了珍贵的史证资料和成熟辉煌的金文艺术。毛公以铭文记载了周宣王委任的诰命,补充了历史的空白,就如同史前殷商时代的史迹,得到出土甲骨的补证一般珍贵。

历史重宝《毛公鼎铭文》

毛公鼎出土于陕西岐山县周原,那里正是西周的政治中心、都邑之地。铸造于西周末期的青铜器毛公鼎,高53.8公分,口径47.9公分,大口圆腹,上有两耳,腹下三只兽蹄形足,文饰简洁,是西周宗庙祭器的形制。

《毛公鼎铭文》保存了珍贵的上古历史和中国神传文字,造鼎的毛公可能没想到,青铜器毛公鼎不仅是其家族的传家之宝,毛公鼎本身更是留给中华后代子子孙孙的历史与文化文献的一项重宝。

“天下第一重宝”毛公鼎的铭文之最,在字数之多,在训诰辞华之美,也在金文书法之艺。从铭文之中,后人还可以认识到未列入史载的历史。

毛公鼎铭文和时代背景

《毛公鼎铭文》是造鼎的毛公记载的西周后期周宣王的册命书内容,明现周宣王的心迹,同时,也反映了部分西周晚期不安的政治、社会情况。铭文五段由“王若曰”、“王曰”领首的诰命,显示出周宣王求治的殷切,大意如下:

周宣王(公有领域)

周宣王承天授命,登基初期,四方不靖,心中戒慎戒恐,想要丕显文武之光,亟求良相辅佐。

周宣王授命毛公统摄内外要务,侍卫、军事、内政等等大小政事,兴革政治。

周宣王授命毛公总理出入政令的布达,协调上下,整肃纲纪。

周宣王再次申先王之命,令毛公宏我邦我家,告戒毛公善效先王的典范,不沉湎于酒、不坠陷于艰,敬念王威。

周宣王封毛公官位,赐与毛公各种各样祭祀和出征的宝物、宝器和官服、佩饰。

毛公承天子之诰命,铸鼎铭恩,用以纪事,祈愿子子孙孙永宝用。

西周宣王年间所铸造的青铜鼎-毛公鼎。(公有领域)

周宣王之父周厉王在位16年,那时东方的淮夷逼近成周、西北𤞤狁直逼镐京周围,厉王长年与外患力战,虽然在东南方获得胜利,但是内政管理政策出了很大的问题,引起暴乱,厉王被人民放逐,出奔到彘(今山西霍州)。

厉王被人民放逐,朝廷无主,这时两相召穆公、周定公行政,号曰“共和”。《史记‧管蔡世家》中提到:“周厉王失国,奔彘,共和行政,诸侯多叛周。”

厉王的太子姬静(?-前782年)是在召穆公家长大的。当时,国人对厉王怨恨的心情,延烧到其后代身上,太子首当其冲。群众包围召公家要找出太子姬静。当时,穆公挡住了怨怒的群众晓以大义,又以自己的儿子假代姬静,姬静才得以脱身。见《史记‧周本纪》记载。

共和执政第十四年,厉王死在彘地。共和的召穆公、周定公二相共立太子姬静继位,就是西周第十一代天子周宣王。可以想见,周宣王即位时,处在内忧外患、众叛亲离的状态。当时外族入侵的威胁也是一个重大忧患,见史书相关记载:

《前汉记‧孝平皇帝纪》记载,“当周宣王之时,𤞤狁内侵,命将驱之,尽境而反。 ”

《史记‧秦本纪》也记载戎族的威胁:

“秦仲立三年,周厉王无道,诸侯或叛之。西戎反王室,……周宣王即位,乃以秦仲为大夫,诛西戎,西戎杀秦仲……。”

周宣王即位之初,诸侯外族叛离、四方扰扰,内忧外患重重交逼。毛公鼎的铭文内容,周宣王给毛公的诰命,约当反映这个时代背景,以及周宣王的思虑。

毛公何许人?

那么铸造毛公鼎的毛公是谁呢?从铭文来看,周宣王称其为“父喑”,显示毛公是宣王的姬姓宗族中的一位父执辈人物,周宣王的叔父。

《史记》记载,西周王室中有一支毛氏,那是周文王的第九子,姬叔郑,封在“毛”这个地方,在周成王时代担任三公之一的司空,所以又称毛公、毛伯、毛伯明。

毛公是周文王第九子姬叔郑的后代。图为周文王。(公有领域)

《尚书‧顾命》记载当成王将崩之时,召见的一批佐相、大臣中就有毛公,他们都是文王之子,也就是周武王的兄弟。周宣王时代的毛公,应该就是这一姬姓毛氏宗族的后代。

在《史记》、史料中,并没有提到毛公辅佐周宣王的记事。《毛公鼎》铭文记载了周宣王委任“父喑”毛公的诰命,被视为历史文献,补充了一段历史。青铜器的铭文,就如同史前殷商时代的湮灭的史迹,得到出土甲骨的补证一般的珍贵。(中华重宝毛公鼎 待续)@*#

(点阅【品藏古艺.品尝古意】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方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