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新闻

华埠“龙吟”地标设计 华人看不懂

市交通局将改造三角地的信息亭,打造成唐人街迎客的门面。但该设计(白色建物)被华人批评“与华人一点关系没有”、“太抽像”。 (市交通局提供)

【大纪元2019年07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蔡溶纽约报导)纽约华埠牌楼或门户地标的发展计划,经过多年来的探讨,现在有了进展。市交通局昨(9日)晚在第三社区委员会交通小组会上公布“唐人街之道”(Gateway to Chinatown )设计草图,却被与会华人吐槽“与华人一点关系没有”、“太抽像”!

市交通局将改造三角地的信息亭,打造成唐人街迎客的门面。但该设计(白色建物)被华人批评“太抽像”。(市交通局提供)

该项目由市交通局、华埠共同发展机构和和艺术研究机构范艾伦学院(Van Alen Institute)共同发起,拟将华埠坚尼路(Canal )和巴士打街(Baxter)交口处三角地的信息亭改造为文化地标,作为唐人街迎客的门面,起到鲜明的宣传效果,带动华埠经济蓬勃发展,提升观光吸引力。

市交通局将改造三角地的信息亭,打造成唐人街迎客的门面。但该设计被许仕俊批评“与华人一点关系没有”。(蔡溶/大纪元)

2018年11月该项目已选出设计团队,Urban Arts Partnership(UAP)领导的设计团队获得了合同,UAP在布里斯本、上海和纽约有工作室,与著名澳大利亚艺术家Lindy Lee合作,曼哈顿下城发展公司将提供资金给他们设计、实施项目,曼哈顿区长办公室和市议员陈倩雯办公室也提供额外资金和支持,总项目耗资100万美元。

市交通局将改造三角地的信息亭,打造成唐人街迎客的门面。但该设计(白色建物)被华人批评“与华人一点关系没有”、“太抽像”。(市交通局提供)

但是,这个由澳大利亚艺术家Lindy Lee设计团队推出的“龙吟”(The Dragon’s Roar )草图,并不能让在场华人买账。正被市府强推的华埠50层监狱建案困扰的社区人士,对市府“烧钱”而不真正帮到社区很不满。

许仕俊(Vic Huey)率先抗议说,该设计从头到尾看不到和当地华人“有任何关系”,伍丽卿、Ellen Luo、陈州治等也直言,设计方案太抽像,完全不符合华人社区的审美观,欣赏不了,更看不懂“这是什么”?

伍丽卿说,百多年前华人来到美国,在唐人街开拓建设,唐人街的地标建筑应该能让人们感受到当地华人的历史与文化,才能成为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地标。虽然现在这个信息亭,龙身被铁架团团包围,犹如“困龙”,被人诟病是华埠“无法腾飞”的风水一大败笔,但设计风格上反映了以龙为主题的中国文化,保留原样也比这个造型怪异、造价高昂的提案好。

Ellen Luo提出,这个文化地标是服务当地居民,还是服务游客?现在的三角地没有一点树荫,如果设计成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放上长椅,也可以让华埠老人们有一个歇息之处,她更愿意要一个实用的地标。

交通局城郊设计主任Neio Gagliardi表示,从现在到9月份是设计发展阶段,交通局将通过系列社区会议征集回馈,同时将设计图上传网站:gatewaysto.chinatown.nyc/,9月份将在第三社区委员会提出新案。

下一步交通局将于7月16日(下周二)晚在第一社区委员会公园小组进行简报,欢迎民众参加,了解设计团队、讨论坚尼路三角区的前景、从社区身份方面提供反馈,以及保持参与度和了解进展。◇

责任编辑:家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