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散文

湛蓝的天去了 我们不再飞翔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10月29日讯】南唐后主李煜在他那脍炙人口的《虞美人》中写道:“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这词婉娓哀惬,将一个人对于故日故土自由生活的追忆表达地淋漓尽致。往事如水逝,旧人入烟销。时至今日,很多老网虫对互联网的感受也莫不是如此。

程天宇在不久前写了一篇好文章,曰《网虫失乐园》,于我心戚戚焉。确如是,回想互联网初期时在电脑前连接BBS的心情,如今已经不复存在。我自认为已经不是网虫了,如果不是在单位,每天上网时间不会超过3个小时。互联网已经激不起我的热情,所有的新闻在报纸电视上都能看到,所有的帖子都没有那些时尚杂志上的文章煽情。互联网缺了什么?其实什么也不缺,仅仅少了一点无足轻重的自由。而这自由正是互联网的灵魂。

灵魂是没有重量的,但是没有重量的灵魂却是脊梁。自由是没有重量的,但是没有了自由便会带上沉重的镣铐猥琐在铁笼。一波高过一波的整顿互联网的声浪象催命的符□在阴暗的角落中瞪着一对冒着鬼火的眼睛寻伺时机,网络在危脆的国土上大厦危倾。

从蓝急速网吧事件开始,互联网便一直面临着一个所有人不愿正视的灾难,而走过“酷狗”被封事件,过渡了十一,前面又面临着一个更大的理由:十六大的召开。谁都知道可能面临着什么,但是谁都没有力量、不敢也不愿意道出个中的担忧。何况有人还不担忧,还在暗中叫好呢。

从一次代理、二次代理、加密代理、自由网、冲浪网、三角男孩到代理跳板,为了自由我们不得不玩起了小时候乐不思蜀的藏猫猫的游戏,而心情悲切。我们不知道我们是不是还没有长大的孩子,还需要一个保姆为我们判别对错,就像我们从来不知道自由的颜色。

那年,英国人在自己的国土上发现了一处丰富的天然气矿藏,为了将这天然气能源送进城市,必须经过一个小村庄。在这个村庄里有一位近90高龄的老太太,她买了一幢小屋,每天晒着和暖的太阳安度晚年。而这条天然气管道,就必须从她居住的这幢小屋地下50米的地方通过。因为英国法律规定地产是拥有人的私人财产,从平面面积一直延伸到地心均被法律保护,因此当地有关部门找到这位老人,希望老人能够同意这条天然气管道被获准从她的房子下通过,英国政府将会支付老人颇为可观的一笔赔偿。而这位老人就是不同意,因为她觉得在一个地下有空洞的地方渡过晚年,心中很不踏实。最后,输了官司的英国政府为了不打扰这位老人晚间的甜梦,只好将这条管道拐了一个20公里的大弯绕过老人的住房进入城市,并且这个事件作为判例写入英国法库,今后一切类似的案件将均按照此判例执行。英国人并没有觉得这个顽朽不化的老东西浪费了纳税人的钱,反而将她视为英雄,因为在英国人眼中,如果政府这一次因为这样的冠冕堂皇的理由能够侵犯一位老人的正当权利的话,下一次也一定能够因为更加冠冕堂皇的理由侵犯每一个自由人的权利。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这句在我们的国土上被引用了无数次的箴言,什么时候才可以不被重复?!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