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新闻

清朝大贪官家族墓被盗 和坤当年狂贪有多少?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2月3日讯】 清朝大贪官和坤家族的墓地一月十日被盗,近日宣告侦破,十四名盗墓嫌犯全部落网。追回了朝珠、玛瑙、瓷器等文物。

据新华社报导,被盗的是和坤家族的八座古墓。文物保护专家说,位于蓟县的和坤家族坟地占地约五十亩,有上百座古墓。蓟县是天津市古文物最集中的区域,曾出土许多汉代墓葬,清朝乾隆皇帝数十次登临盘山时,留下许多诗词碑刻。也是北京到清东陵的必经之路,建有不少皇帝行宫。

和坤生前曾在蓟县修建陵墓。但到嘉庆年间,陵墓还未修好,和坤就被投进监狱赐死。没有修完的陵墓遗址,在建于桥水库时沉于水底。

和坤(1750一1799)字致斋,原为正红旗满洲人,钮祜禄氏,其父曾任副都统兼三等轻车都尉。但到和坤时,家道已趋衰落。和坤19岁承袭三等轻车都尉,3年后被授为三等待卫,旋即挑补粘竿处侍卫,即管理皇帝銮舆的侍卫。这在当时“正途”出身的官僚看来,仍然是一个卑贱的差使。

  粘竿处侍卫虽然位卑但可亲近皇帝,从而使他得到了意外的发迹机会。有一次,乾隆偶然要出行。因事出仓卒,伞盖等仪仗一时未备。,乾隆很生气,厉声喝问:“是谁之过欤?!”太监及侍卫各员一时惶恐,不知所措。和坤则应声答道,“典守者不得辞其责!”乾隆听其声音洪亮,又见其仪态清雅,怒气稍减,从此,和坤 在乾隆心目中留下了一个印象。后因口齿伶俐得到了乾隆的青睐。乾隆四十年闰十月(1775年11月),和坤 被破格提拔为乾清门侍卫。这是通常只有皇帝的亲近大臣和勋戚子北才能得到的荣誉职位。和坤 遂得以充位簪缨之列,成了一个正式的官僚。十一月,又被擢升为御前侍卫、正蓝旗副都统。次年(1776)正月,转户部右侍郎,三月,在军机大臣上行走。他从此进入了权力的核心。以后,即迭居要津,曾充任总管皇家事务的总管内务府大臣,负责京城警卫及联务的步军统领(俗称“九门提督”),并先后兼任过吏、兵、刑、户各部及理藩院(管理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尚书等要职。被授予大学士、太子太保,封一等公。

       

  和坤充任军机大臣以后,极力逢迎谄上以邀宠,同时营私结党以固权势。他与满族军机大臣福长安结成死党,又使弟弟和琳的姻戚苏隆阿也充任军机大臣,排斥汉军机大臣。他还把弟弟和琳放任四川总督,在六部衙门及各省督抚大员中安插亲信,形成了一个盘根错节的权力网。他的官邸有一千余名士兵充当差役,另有一千二百余名男女奴仆听其役使。许多官僚都仰承其鼻息,趋炎奉承,争以谒见为荣。山东某县令入京,欲求见和 一面,以夸耀于同僚。他以二千两银子贿赂看门人,于和 回府时,长跪门前,自呈手版。和坤 在舆中呵道:“县令是个什么东西,亦来叩见!”,可见其骄横之态。

  和坤 凭借权势,大量贪污纳贿,搜刮财富。有一次陕西巡抚某,企图以20万两银子向和 行贿,花了5千两银子才见到和 的家丁。两淮盐商征瑞,向和坤 纳贿两次就用了40万两银子。贪赃枉法更是常事。贝子永泽的庄头许伍德,与同主家人霍三德有隙,互相控告,转托和亲戚恒德,请和坤 重惩霍三德。事成之后,和坤 受贿6000两银子、20顷地。

  他还利用收租、放高利贷等手段聚敛财富。他出租地1260余顷,出租房1000余间。另外,在大城、新城、容城、天津、静海、青县、交河等地,囤积粮食11065石,以乘青黄不接 时高价出售,牟取暴利。还有当铺、银号等。

  他在蓟州(今天津蓟县)为自己修建了极为豪华的坟墓,占地6顷半。当地人称为“和陵”。

  

  随着和坤 的日益得宠及其权力的不断膨胀,越来越激起许多失势大臣、特别是汉族大员的嫉妒和强烈不满。以大学士王杰、董浩、刘墉及嗣皇帝嘉庆的师傅朱 等为首的一些汉族官僚,伺机向和坤 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他们把和坤 及其同伙的贪污作为突破口。

  首先是剪除其羽翼。乾隆四十七年(1782)御史钱沣在刘墉等的支持下,弹劾和坤的同党、山东巡抚国泰及布政使于易简贪污巨款。乾隆命和坤 与刘墉往山东办理此案,又令钱沣随行。钱沣受命之后,即易服先行。到良乡,见有强悍的仆役,催索人 ,暗中访察知为和坤 差往山东送信。钱沣记其容貌,封锁路口,待其回还,立即逮捕,搜其身,得国泰私书一封,言已借款填库备查,且有许多暗语。钱沣奏明了乾隆,扣留了送信仆役。及至和坤 、刘墉、钱沣到了山东济南,盘查银库,果见银色驳杂。钱沣暗中盘问管库吏卒,知是借商人银两以充数。于是出布告,召商人即速认领银两,如迟迟不领,则封库入官。于是商贾争先恐后,纷纷认领,银库为之一空。再往各州县盘查,情况亦大体相同。于是,国泰、于易简被处死。汉族官僚对和 的斗争,取得了一个胜利。

  乾隆五十一年(1768)御史曹锡宝乘和 陪乾隆到热河避暑之机,参奏和坤得力家丁刘全“服用奢侈,器具完美”,多有“逾制”,指斥其“倚势营私”,意在弹劾和 。但是,其奏稿被同乡吴省兰、吴省钦见到。二吴系和 同党,立即向和坤 告密。和坤派人连夜赶回北京,命刘全即速毁掉“逾制”的房屋、车马、器玩等。及至曹锡宝奉命回京与留京王大臣奉旨察看时,刘全的贪污踪迹都已泯灭不存了。曹锡宝以诬告得罪。但乾隆心中有数,也不便过事声张,给了他一个“革职留任”的处分了事。在这一回合中,和坤占了上风。

  乾隆死后由谁继承皇位,这是关系权力分配的关键问题,双方斗争的焦点也在这里。朱是皇十五子 琰(即后来的喜嘉庆皇帝)的老师。他积极培养、多方教导 琰,使之在诸皇子争夺皇位的斗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乾隆四十五年(1780)他被任命为福建学政,临行,授 琰“五箴”:养心、敬身、勤业、虚己、致诚,使之培养威望,励炼自身,以图大事。这使和坤 感到极为不安。嘉庆元年(1796),乾隆举行“内禅”礼,称太上皇,而以嘉庆为嗣皇帝。朱 按通例向嘉庆“进颂册”,和 则指斥其向嗣皇帝谄媚邀宠,企图利用乾隆之手,搞掉朱 以除嘉庆羽翼。乾隆认为他们有师徒之情,属于正常来往,未加置理。时军机大臣出缺,乾隆欲以朱 填补,召其进京。嘉庆闻之甚喜,写诗向老师祝贺。但诗稿未竟,和 即取呈乾隆,说这是“嗣皇帝想买好师傅”。乾隆问当时在旁的董诰:“你久在军机处和刑部,这从法律上来说应怎么办?”董诰急叩头,回答说:“嗣皇帝没说什么错话”。乾隆沉思良久,感到嘉庆羽翼已成,难于处置,只好作罢,但把朱调往外地任巡抚。嘉庆从此则更加韬晦,政事不置一言。他对和坤表面上佯装亲近、奉承,心中的仇恨却愈积愈深。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1799年2月7日),乾隆弃世。次日,嘉庆即下令撤销了和坤步军统领的职务,解其兵权,令其守护乾隆灵柩,不准回家。次日,将其系狱治罪。十八日,即赐死狱中,并没收了他的全部家产。

  和坤 揽权用事二十余年,搜刮了惊人的财富。据清人所着“查抄和 家产清单”,真是大得吓人。要在这里一一录下,实不可能。现择要列举一二,足以想象这个空前的豪门的面目了。计有:

  房屋3千间,田地8千顷,银铺42处,当铺75处;赤金6万两;大金元宝100个,每个重一1千两;小银元宝56600个,每个100两;银锭900万个,洋钱58000元,制钱150万文;吉林人参600余斤;玉如意1200余柄;珍珠手串230串,桂圆大珍珠10粒,大红宝石10块,蓝宝石40块,银碗40桌,珊瑚树11支,均高三尽有余,绸缎纱罗共14300匹,毛呢哗叽20千板,狐皮550张,貂皮850张,又各种粗细皮56000张,铜锡器361000件,名贵瓷器10万件,镂金八宝炕床24座,西洋钟460座,四季好衣服7000件,家人606名,妇女600名,……

  查抄时曾把他的全部财产编列为109号,其中26号已估价,共值银233890万两;,未估价的83号,照此推算,又应值8亿两有余,全部合计约值11亿两。当时满清政府的财政,每年国库收入是7000万两,那末就是说,和坤 做了20多年宰相,个人的财产就抵得整个国库15年的全部收入!

  和坤死后,这巨大的财富都没入了皇宫,当时有“和坤 跌倒,嘉庆吃饱”的谚语。和坤以其贪污闻名于后世,因而被后人谥以“贪污之王”的恶号。(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贪官”愤世嫉俗”:大家都腐败 何差我一个 (2/2/2002)    
  • 大陆贪官张二江:案卷两米高 情妇107个 (2/2/2002)    
  • 深圳海关关长充当走私保护伞 23名贪官放走27亿 (2/1/2002)    
  • 朱镕基怒斥贪官勾结奸商 (1/28/2002)    
  • 专偷不义之财 小偷“偷”出大贪官 (1/27/2002)    
  • 智效民:惩恶扬善关键在于体制 (1/27/2002)    
  • 北京严控互联网就象晚清抵制铁路一样:徒劳 (1/25/2002)    
  • 贪官“意外”落网之形形色色 (1/24/2002)    
  • 都怪社会 (1/24/2002)    
  • 【纪元专栏】沉默: “露一点”与腐朽没落的中共政权 (1/23/2002)    
  • 趣评“有官一身轻”:官做得轻松钱来得轻松 (1/23/2002)    
  • 足协暗查黑哨贪官 黑哨终身禁赛 贪官一并处罚 (1/22/2002)    
  • 四川贪官李玉书 拿贿款买屋、炒股、包二奶 (1/18/2002)    
  • 贪官秘闻:四川第一贪李玉书堕落史 (1/17/2002)    
  • 【纪元专栏】沉默: 中共权争与叛将外逃 (1/17/2002)    
  • “边腐败、边升迁”是个严重问题 (1/17/2002)    
  • 东莞反贪浪潮蔓延各乡村 常平镇再示威 (1/12/2002)    
  • 极度纵欲包养情妇 鄂州贪官堕落于钱色 (1/10/2002)    
  • 东莞 数千村民拦路示威 河南 数百农民与警冲突 (1/8/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