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1783年4月3日 美国文学之父欧文诞辰

(http://www.epochtimes.com)

1783年4月3日,美国著名作家华盛顿·欧文出生在纽约一个富商家庭。

欧文从少年时代起就喜爱阅读英国作家司各特、拜仑和彭斯等人的作品。中学毕业后,他遵从父命在律师事务所学习法律,但他的志趣却在文学方面。

1802年,19岁的欧文在《早晨纪事报》上发表了几篇书信体散文,崭露头角。后来他因病赴欧洲休养,游历了法国、英国和意大利,作了大量旅途笔记,为以后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1809年,他的第一部作品《纽约外史》以“迪德里希·尼克博克”的笔名出版。这是一部具有独特风格的诙谐之作,充分显露出欧文的幽默才能。《纽约外史》出版后,欧文便成为纽约文坛风靡一时的人物。在这之前,美国虽然获得独立已有三十余年,但在文学方面却始终未能摆脱英国的束缚,创作出足以代表这个新兴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作品来。欧文运用本国题材写出的《纽约外史》这部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对于促进美国民族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815年,欧文再度赴英。他游遍英国的名胜古迹,怀着对英国古老文明的仰慕和对从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向往,写出了著名的《见闻札记》和风格类似的《布雷斯勃列奇田庄》。《见闻札记》是欧文的代表作,包括小说、散文、杂感等32篇,以幽默风趣的笔调和富于幻想的浪漫色彩,描写了英国和美国古老的风俗习惯以及善良淳朴的旧式人物。这部作品在英国出版后,受到欧美文学界的高度重视,奠定了欧文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欧文曾担任美国驻英公使馆秘书。牛津大学曾授予名誉法学博士学位,英国王家学会也向他颁发了勋章。

1826年,欧文到西班牙搜集了许多有关哥伦布的珍贵资料,游历了格拉纳达的名胜,并在阿尔罕伯拉宫逗留了将近三个月。这一切激起了他对研究西班牙历史的兴趣。1929年前后,他写了三部有关西班牙的著作:《哥伦布传》、《攻克格拉纳达》和《阿尔罕伯拉》。在这些作品中,欧文以讲故事的形式,揭露了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歌颂了摩尔人为追求自由幸福而进行的斗争。

由于读者迫切需要他描写本国的生活,他曾到新开发的美国西部进行考察,写了《草原游记》。他还根据大皮货商约翰·雅各·阿斯托提供的材料,为这个大财阀写了一部发家史:《阿斯托里亚》。1832年,欧文回到阔别17年的祖国,在纽约受到热烈的欢迎。他的晚年,除了当过几年美国驻西班牙公使外,绝大部分是在家乡度过的。这一时期他的主要作品是3部传记:《哥尔德斯密斯传》(1840)、《穆罕默德及其继承者》(1849~1850)和5卷本《华盛顿传》(1855~1859)。

1859年11月28日,欧文与世长辞。美国人民为了怀念这位杰出的作家,在纽约下半旗致哀,而欧文的许多优秀作品则被人们传诵至今,成为珍贵的文学遗产。他的文笔优雅自然,清新精致,时常流露出温和的幽默。他能够在描写现实生活的细节中巧妙地体现他的幽默与幻想。他的浪漫气息给他的散文和短篇小说增添了不少风采和魅力。他厌恶资产阶级的浅薄与庸俗。他从资本主义前的传统观点出发,对殖民主义者的无耻欺诈和残酷剥削以及他们屠杀印第安人的罪行进行讽刺和揭露。他的讽刺往往都能击中要害而不失之于尖刻。他的一些优秀的散文和故事已成为典范。被尊为“美国文学之父”。

欧文的作品是中国读者所熟悉和喜爱的。他的几部名著早已经林琴南介绍过,其中有《拊掌录》(即《见闻札记》),《旅人述异》(即《旅客谈》)和《大食故宫余载》(即《阿尔罕伯拉》)。解放后翻译的有《阿尔罕伯拉》、《欧文短篇小说选》和《见闻札记》。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欧洲中世纪艺术 (一) (8/24/2001)
  • 文艺文学奖得主叶石涛 台湾文学最佳见证者 (8/21/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