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

第六代导演姜文的从影﹑排戏历程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5月2日讯】姜文、娄烨、贾樟柯、章明、王小帅、张元、路学长、王超,这些导演的作品虽然大部分还没有与观众见面,但是他们早已成为国际各大电影节的热门人选,他们被称为我国“第六代导演”。5月出版的《我的摄影机不撒谎》将让他们第一次在专著中集体亮相。城市晚报4月30日报导﹐该书作者程青松和黄鸥近日在北京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并特许本报率先披露书中有关姜文的导演创作历程。

  我6岁以前在唐山,6岁到10岁在贵阳。我母亲经常带我看电影,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不自觉地做电影了,我拿厚的信纸剪成小人,把屋里的灯关上,猫在蚊帐里用手电筒斜着打光,让剪的小人影映在蚊账上,编的故事主要是打仗的。我还用放针剂的药盒做过小电影,把里面的格子撕下来,然后在里面写上“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童年时代几乎是陷在电影里了,弄不清真假。所有的游戏都和电影有关,老学电影里的词儿,净是坏人说的。

  我在拍《阳光灿烂的日子》之前去了次美国,我有个朋友在大学里教导演。我就问他,导演怎么教?他说导演实际上是一直在拍心里面的故事,童年的故事、长大后更深层的故事。他说,教导演也是让学生们讲故事。我拍电影从来不按照分镜头来,我也不相信这个方案。我觉得大部分分镜头剧本都是后来按照拍好的画面扒下来的。我希望一上胶片就是10分钟。当然,会有不可必避免的设计。但是拍到后来,我发现几条下来我的设计不一样了,甚至最初的设计找不着了,而事先没想好的,没注意的那些瞬间都特别妙。《鬼子来了》全部都是这么拍的。我很看不上那些所谓纪实片,找个业余的演员说车軱辘话。我觉得这根本是错别字,满篇的错别字,这不是艺术,简直是垃圾。

  我戏剧学院毕业前开始演话剧,吕丽萍演我的老伴,剧本上写的我叫她“老伴”,我觉得叫着别扭。我琢磨以后叫她“我说”,有人说太绝了,你管吕丽萍叫“我说”!我说这是在生活中观察到的。

  我演《芙蓉镇》时老改词,谢晋鼓励我。他让我改,他说光改不行,你得写下来,还得排练。我和刘晓庆、徐松子就排练给他看,他边看边说那里改得好,明天就这么拍。现在我还留着被写得乱七八糟的剧本呢。到了谢飞的《本命年》,谢飞就直接说,你小子早晚当导演。我对《红高粱》印象也特别好深,我觉得张艺谋挺好的,许多设计都是大家一起商量一起弄的,甚至还会争吵,都忘了谁是谁了。结果“”一下就轰动世界了!

  我老婆对我说,你看,拍《鬼子来了》对你的摧残挺大的,能不能拍点放松的。其实,我每拍一部电影都是为了让自己放松。没事的时候,我会很迷恋老电影,包括那些滥片。只有20年,一切都变得不一样。我琢磨那时候为什么用那样的光、为什么戴着粘一脸胶水的胡子还能一本正经地演戏。当时的人们是认真地,那么他们认为这样就是真实。人们生活在虚构里面,人的眼睛是有取舍的,虽然看到同一张照片,但他们看的是虚构的一面。一旦有机会去描绘现实生活,而现实生活本身已经是虚构的了,还有什么是客观的吗?这样,你就会明白当时为什么那个时代不能接受安东尼奥尼拍的《中国》。所以,我说一个导演拍东西越主观越好。什么是客观存在?一切都是主观的,客观存在于主观里面。(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谢晋、刘晓庆、姜文相约五一重返芙蓉镇 (4/28/2002)    
  • 徐静蕾把姜文一帮大腕“绑”到一部电影里 (4/20/2002)    
  • 金紫荆奖揭晓:星爷获最佳导演奖 (3/18/2002)    
  • 《太阳花》推延拍摄 导演金琛痴等姜文 (1/27/2002)    
  • 被邢李原称赞 赵薇心存感激 (1/10/2002)    
  • 《天地英雄》探访﹕姜文铁铮铮伟丈夫模样 (1/10/2002)    
  • 爱情逝去事业在 瞿颖赴美做纽约丽人 (1/2/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