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

台湾故宫开年钜献—南薰殿帝后像特展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1月1日至4月6日推出“权力的形状—南薰殿帝后像”特展,资料照。 (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SAM YEH/AFP/Getty Images)

【大纪元2021年01月05日讯】(大纪元记者钟元台北报导)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新年推出“权力的形状—南薰殿帝后像”特展,精选原藏于紫禁城南薰殿的帝后像,从夏禹王、唐太宗,一直到宋朝、元朝、明朝的皇帝与皇后。

台湾故宫表示,权力难以捉摸,但往往会巧妙附身于许多视觉形象上,发挥强大的作用。“权力的形状—南薰殿帝后像”特展,看拥有巨大权力的一国之尊,其肖像如何彰显不同于一般人的高贵身份,又如何让观者辨识出,他们就是掌握“权力”的领导者呢?

夏禹王像。(台湾故宫提供)
唐太宗立像。(台湾故宫提供)

故宫表示,本次特展展期至4月6日止,展览的25件展品,每一件不是“国宝”,就是“重要古物”,可谓是全明星的盛大集合,而透过将不同朝代帝后并列,希望突显不同时代的画家如何在画面上展现帝后的威仪。

宋仁宗坐像。(台湾故宫提供)
宋光宗后坐像。(台湾故宫提供)

故宫并推荐五种观察角度:服饰仪态奢华符号材料,更大胆地提供相对的分数,以星状雷达图呈现,希望也另类地以雷达图“形状”,呈现个别帝后像在表现上的特色。

明太祖坐像。(台湾故宫提供)
明孝宗坐像。(台湾故宫提供)

“权力的形状—南薰殿帝后像”特展以“低调奢华”、“别具一格”、“踵事增华”三大主题分别呈现宋、元、明不同帝后肖像风格。南北宋帝后像以从袖口露出的织金内裳,或是供其靠坐踩踏的精致垫褥,展现低调奢华美学。

明宣宗坐像。(台湾故宫提供)

元代帝后像虽然只剩下半身像,但服制冠冕坚持蒙古族的特色,独具一格;明代皇帝肖像为本次展览的重点之一,可由选展的四幅坐像,掌握明代帝王肖像经过数代陈设、摆饰与符号的堆砌,朝向图像、符号满溢的踵事增华方向发展。

明英宗坐像。(台湾故宫提供)

另外, 故宫表示,值得一提的是,本特展结合了故宫推动“馆校合作”以及经营视障观众两个计划,与板桥高中师生合作,透过课程对展览内容深入了解,并尝试与视障朋友一起发想这个平面的书画特展的各种辅具,例如视障版本的语音导览,或是制作画中龙椅、宝座提供观众试坐及触摸,希望能让视障朋友也“看到”权力的形状。

责任编辑:叶紫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