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

有机茶首次产销履历茶进行分类分级(TAGs)评鉴

第一届全国产销履历茶TAGs评鉴活动之评选过程(评审左起:中正大学 许伟庭教授、舞二茗茶 黄崇敬先生、茶业改良场 吴声舜秘书)。(茶业改良场提供)

【大纪元2021年10月26日讯】(大纪元记者徐乃义台湾桃园报导)行政院农业委员会茶业改良场(简称茶改场)表示,因今(2021)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延后办理全台有机茶、产销履历茶二场评鉴活动,故第二届全台有机茶分类分级(TAGs)评鉴活动计有来自全国 8 个县市,共 135 个茶样参赛,其中包括球形乌龙茶组 100 个茶样(于10月19日评鉴),条形包种茶组 35 个茶样;及第一届产销履历茶计有来自全国31个茶样。

今年即使因上半年干旱等气候造成产量较少,及疫情影响评鉴规划期程,但茶农朋友们仍非常期待,看出对自己制作的好茶充满信心及对于台湾茶分类分级系统(Taiwan-tea Assortment & Grading system, TAGs)评鉴活动的信任。

翠蛙奖之有机茶球形乌龙茶(左)及条型乌龙茶(右)茶样及茶汤。(茶业改良场提供)

该场说明,评鉴活动皆由产官学具感官品评中高级以上的专业品评人员组成评审团进行评鉴,依参赛茶样的色香味及茶类的风味轮赋予茶样的详细描述,让评审的术语能够转换成消费者可以浅显易懂的语汇,希望能藉由这样创新的分级制度建立起消费者对台湾茶的信心和认同感,更能够体近并享用台湾特色茶。

第二届全台有机茶TAGs评鉴活动-球型乌龙茶评选过程(评审左起:十三制茶 王俊杰负责人、中正大学 许伟庭教授、茶业改良场 邱垂丰副场长)。(茶业改良场提供)

茶改场场长苏宗振指出,国内有机茶面积达473公顷,较去年增加62公顷,且有机茶农面临气候挑战更为严峻,在茶农细心及辛勤照料下,茶叶风味绝佳,有此丰硕的成果是值得肯定,更是对环境永续的实践者。该场为增进消费者对于有机茶的了解,并推展有机茶栽培面积,及因应未来开拓有机茶国际市场,持续与农粮署、瑠公农产运销基金会及慈心有机农业发展基金会共同举办“2021年第二届全台有机茶(TAGs)分类分级评鉴活动”,并将有机茶的风味,配合风味轮的说明,完全的呈现给消费者,民众可藉由线上直播观看评鉴过程及颁奖典礼,直播活动连结如图六QR code,比赛结果同步公告于活动网页。茶改场说明,本次有机茶评鉴分为条形组及球形组二组,将各评鉴等级(翠、金、银及铜蛙选)的有机茶风味,进行茶样的色香味详述与分析,值得茶叶爱好者细细品尝。

第一届全台产销履历茶TAGs评鉴之特选产品结合品牌建立。(茶业改良场提供)

茶改场补充说明,第一届全台产销履历茶TAGs评鉴系集结了产官学界的台湾顶尖茶叶评鉴专家,综合考量海拔区域及机采、手采,打破以往传统比赛茶的观念,并以消费者角度作为评鉴基础,充分运用该场开发“台湾特色茶风味轮”,补足茶叶分级后风味叙述让消费者更容易了解到购买茶叶的风味特色。此外,有别于其他茶叶竞赛采统一包装,得奖者使用自家包装罐及礼盒,主办单位提供防伪标签识别,更强调个别茶农或茶行的独特性及产品差异性,而得奖产品资讯与包装型式,将展示在专属网站(https://www.tres.gov.tw/ws.php?id=3891),消费者可在专属网站上直接连结各产品之产销履历资讯,也可观看产品的评鉴报告书,并依照自身的喜好与预算进行选择,挑选出心中的理想好茶。◇

第二届全台有机茶TAGs评鉴活动-球型乌龙茶评选过程(评审左起:田村茶庄 黄周民负责人、台东专科学校 蔡志贤老师及文山分场 苏彦硕分场长)。(茶业改良场提供)

责任编辑:叶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