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国际艺术曼陀铃大师蔡明助

国际艺术曼陀铃大师蔡明助怀抱肖像艺术曼陀铃。(孙帼英/大纪元)
人气: 543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1年07月06日讯】(大纪元记者孙帼英台湾台南报导)曼陀铃是一种优雅的西方乐器,乐音像是快乐悦耳的铃声,很讨人喜欢。近几年,在台湾的金字塔顶尖,聚餐应酬之际,弹奏精美的艺术曼陀铃,自娱娱人,渐渐蔚为时尚。

蔡明助作品艺术曼陀铃局部特写。(孙帼英/大纪元)
蔡明助作品艺术肖像曼陀铃-威尼斯之春。(蔡明助提供)
蔡明助作品艺术曼陀铃-青花瓷。(蔡明助提供)
马来西亚2017年国际典雅选美皇后黄桢真弹奏艺术曼陀铃。(孙帼英/大纪元)

曼陀铃最早发源于埃及,流传欧洲、西亚、中亚。跟小提琴是系出同源的姊妹,演奏方式左手指法完全一样,右手一个用弓,一个用弹片来演奏。所以,学习过小提琴的人来弹曼陀铃就非常容易。

曼陀铃跟小提琴音域完全一样,音色音质却全然不同。小提琴没有音格,曼陀铃有音格更容易学习,体积轻巧适合女性演奏,在欧洲民间非常盛行。

近年来,国内不少企业家喜欢收藏国际制琴大师蔡明助的艺术曼陀铃,他们的夫人们也喜欢弹奏曼陀铃。在蔡明助近百个学生中,约有八成都是上市上柜公司的董娘。

孕育天才的环境

具备绝对音感的蔡明助,从小就展现出音乐和绘画天赋。蔡明助的父亲很喜欢艺术文化,家里画册、书籍、 黑胶唱片堆积如山。住在台南县偏乡,他唯一的娱乐就是触手可及的书本、画册和唱片。

蔡明助听的都是古典音乐,耳濡目染下,小小年纪随口哼的不是童谣而是歌剧。“虽然不懂意大利文,旋律听过一两次就记住了, 自然而然就会哼。然后再看看唱片上的内容说明,慢慢就奠定了古典音乐的基础。”蔡明助说。

蔡明助常看画册也喜欢涂鸦,小学五年级就荣获西班牙马德里世界儿童画金牌,被教育部选拔为公费出国留学的天才儿童。不过,父母的观念是好好读书,考大学,当公务员!

就读国中时,小提琴、钢琴演奏听多了,蔡明助渴望自己也能学小提琴、弹钢琴。他向父母央求,却遭来一顿责骂。他在心里呐喊着:“我想学!我想学!”

上了高中,蔡明助的生命出现了第一个转折点,认识了隔壁独居的郑伯伯,是一位留日的音乐家。“一进门大开眼界,什么乐器都有,仿佛乐器店,而且他每一样乐器都会!”于是,郑伯伯成了他的启蒙老师,两人成了忘年之交。

一放学,蔡明助就往郑伯伯家里钻,如海绵般尽情地吸收、学习。高中毕业的时候,他的小提琴已经拉得很好,曼陀铃也弹得不错。

大学读国贸系,只要没课就躲在租屋里练习乐器。“即便混四年,还是有经济学、会计这方面的能力。”蔡明助说,这有助于他日后创业。

土法炼钢自制小提琴

退役后,蔡明助白天在银行上班,下班后,四处兼差教小提琴。那时已有能力购买小提琴,可是好琴的价格还是很高,自恃手艺灵巧的他兴起自制小提琴的念头。他买来一把廉价的小提琴,拆开研究依样画葫芦,做出的琴,外形神似,音色却不佳。

透过订阅国外杂志,蔡明助了解制琴的要诀,陆续进口了正规的工具、材料,按图索骥DIY。他说:“动辄废寝忘食,常常做到凌晨一、两点,兴趣一来甚至做到天亮。”十年的日子就这样过去,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

技艺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蔡明助的制琴技术遇到了瓶颈,内心的渴望与驱使,他决定往专业制琴的领域钻研。35岁毅然辞职,放下一切,带了90万元积蓄前往意大利的“世界小提琴之乡”克莱蒙纳(Cremona)拜师学艺。

远赴意大利拜师学艺

制琴老师Stefano Coniano的徒弟来自世界各地,蔡明助说,所有学生中他的条件最不利。一则年纪最大,二则经济能力有限。他心里明白,“一定要以最少的时间完成最多的事情!”

意大利人的生活是悠闲自在、快乐享受,一天工作不超过五个小时。学徒们上午9点上班,11点休息到下午2、3点,而他是6点上班,中午简单吃个饭又开始工作。5点下班后,人家是吃喝玩乐到凌晨,他则抓紧时间,找老师学油画、做镶嵌,过得充实愉快。蔡明助说:“心里有创作欲望,投入有兴趣的创作时,不会觉得辛苦。”

天资聪颖的蔡明助触类旁通学习效率很高,他举例说:“一种乐器从完全不会到精通,只要一年时间。”

接缘宫廷艺术曼陀铃

Stefano Coniano也是意大利国家博物馆的修复师,蔡明助当他的助手,有机会近距离接触18、19世纪的宫廷乐器。当他看到精雕细琢的曼陀铃时,深受感动:“太精美了,叹为观止!这不仅是乐器,而是结合制琴、油画、镶嵌技艺的艺术品!”

蔡明助心想,这么美好的艺术品应该让人玩赏,不应该仅藏在博物馆让人参观。他很清楚,“承蒙上天的厚爱,同时拥有这三种技艺,传承失落的技艺,舍我其谁?”

拜师第三年,蔡明助的兴趣从小提琴转向了艺术曼陀铃。他说:“在乐器上画油画,跟在画布上不同,颜料必须薄而平滑,但要能显现立体感,还要顾及乐器的圆弧面,使图画看起来不变形,这些难度都需要克服。”

当时,带去的积蓄即将用罄,蔡明助原想辞师还乡,老师疼惜他的异禀天赋挽留他,并愿意当他的合伙人帮他经销乐器。从此,蔡明助专心创作艺术曼陀铃。

赤子之心方有天使之作

每天工作16小时,看似辛苦,蔡明助却乐在其中。“事实上是一种享受,表面寂寞,心里不寂寞,满足创作欲是一种快乐。”他说。

“身为一个艺术家,要习惯孤独、享受寂寞,才能保持纯净的心灵,享有创  作空间。”蔡明助表示,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从灵感、创意、构思、设计、最后以纯熟的技术将其具体化。宁静孤独可以激发创意,制作过程更需要孤独安静的环境。“真正的艺术家,寂寞是必备的条件。”

蔡明助认为,为金钱创作是一种痛苦,完成任务式的创作没有主动创作快乐。动机不一样,动力也不同,随自由意志去做才能做出好的艺术品。他有一句毕生奉行的格言:“赤子之心,方有天使之作”。

“排除任何外在因素、功利因素,心思单纯无杂念,全神贯注在作品上,自然会做出最好的作品。”他进一步说明:“艺术创作跟工厂制作不同。艺术创作没有成本概念,只有做出最好的概念。艺术家排除金钱动机,不考虑成本,成功后金钱就会来。”

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博物馆里很多精巧的东西,是世世代代的艺术家花费毕生精力去制作的文化财,代代传承我们才能看到这么多美好的东西。

“把博物馆里可望不可及的艺术品带到民间来!”,蔡明助很自豪自己做到了。他说,手工艺术是最可贵的文化资产,每个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这种技艺的传承很有意义。他透过无数次的尝试与失败,终于成功制作出精巧的乐器艺术品,把欧洲宫廷失掉的技艺找回来!

2002年是蔡明助生命重要的里程碑,他的艺术曼陀铃夺得了世界职业制琴大赛金奖!面对国际爱乐者大量的订单与邀约,蔡明助前往越南设立了大型工作室,亲自培养制琴、油画、镶嵌各领域专家,整合出最优秀的乐器艺术品。

手工需要技术,技术养成又非常艰辛,很多人不愿意去学习。蔡明助说:“透过个人的智慧才华去整合,将18世纪的作品做出来,让社会增加更多美丽的东西,让一些人也能拥有,让生活更美好。”蔡明助不仅是传承还发扬光大。

返乡发扬艺术曼陀铃

2012年,蔡明助回台湾照顾年迈的父母,不料,人生之路又遇到了转折,开启了全然不同的境界。

惊叹于艺术曼陀铃的精致绚丽,许多大企业主纷纷以能收藏到制琴大师的作品为幸,能邀请到蔡明助聚餐、演奏为荣,贵夫人们更以能参与大师的推广曼陀铃为傲。

创作时是宅男,蔡明助笑着说:“我社交时非常活跃,妙语如珠,回台湾之前都不知道自己有这种潜能。”蔡明助的加入,改变了金字塔顶尖的社交型态。他认为,自己是从另一个角度尽一个文化人的责任。

“人生如戏,上天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导演,做最好的安排,一切水到渠成!”回顾曲折来路,蔡明助常有这样的体悟。◇

责任编辑:李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