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美晶片法案尚未通过 海外扩厂成业者备案

图为半导体示意图。(Jens Schlueter / AFP)
人气: 133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22年07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赖意晴台湾台北报导)由于美国国会仍为规模520亿美元(约新台币1.5兆元)的半导体产业振兴《晶片法案》(CHIPS Act)争论不休,最近宣布在美国的一些半导体投资大案因此悬而未决,已有业者放话,若无法得到美国政府提供的补助,扩张计划可能搬到海外,或外包给亚洲制造商。

《华尔街日报》周日(7月17日)报导,美国《晶片法案》承诺提供晶片制造商减税和其他奖励措施,以吸引厂商在美国投资。鉴于全球晶片缺货及美中竞争加剧,这份法案被视为对于美国经济上与国家安全的利益至关重要。

美光科技(Micron)总裁暨执行长梅罗特拉(Sanjay Mehrotra)说:“我们需要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适当支持,以弥补与海外生产成本35%到45%的差距。”

美光计划,未来十年内将斥资逾1,500亿美元来增加产能,目前正与多州进行谈判。梅罗特拉说,激励措施是在美设厂计划得以实施的关键,但公司不能一直拖着等候国会决定,会选定经济上最可行的地点进行。

报导指出,由于充足的金融诱因及较低的成本,近十多年来美国制造业大量转移至亚洲,美国的晶片产量已从1990年的全球37%下降到目前约12%。历经两年多晶片短缺,导致的汽车工厂停工和电子产品价格飙升,再掀起为美国设厂提供资金的意愿。

两党意见分歧大

晶片公司多年来一直在游说国会提供财政支持,以便降低在美国设厂的成本,但政治光谱的两端都有人反对。像是一方认为这是高额的激励措施,另一方则斥责这是分赃政治,或主张该法要与社会政策承诺挂钩,例如更高的工资。

还有人说,半导体公司利用晶片短缺的机会占纳税人便宜,就算没有补助,他们仍能在美国推进投资项目。曾在前美国总统柯林顿时期担任劳工部长的瑞赫(Robert Reich)上月称,获利丰厚的半导体业分明在进行“敲诈勒索”。

多家企业有备案

半导体业高阶主管在游说国会时表示,美国若不能提供补贴,扩张计划可能搬到海外,留在国内的话规模会受限。

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提供全球风险咨询企业“Kroll”用来争取补助的资料显示,公司考虑扩建德州首府奥斯汀两座工厂的其中之一,预计斥资约26亿美元,希望今年第4季做好决定并于2024年动工;但恩智浦也放话,如果这项扩张计划夭折,可能改在新加坡扩厂,与欧洲其他晶片制造商合作,或将生产外包给亚洲的晶片制造商。

英特尔(Intel)表示,如果没有激励措施,设厂计划会更谨慎。英特尔最近延迟俄亥俄州晶片厂的开工剪彩仪式,执行长季辛格(Pat Gelsinger)还在上周活动中表示,补助没到位的话,可能改变投资计划。

德国晶片制造商英飞凌(Infineon)考虑斥资7亿美元,扩大在德州的晶片生产。该公司在申报资料里指出,“如果没有激励措施,在美国扩厂需要的资本投资,在经济上是不可行的”,而全球其他国家,如德国、奥地利和马来西亚,会是更理想的扩张选项。英飞凌拒绝进一步置评。

其他也寻求政府补助、规模较小的晶片公司还包括:宾州的II-VI,以及晶片制造设备商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后者考虑在美建立20亿美元的研究设施;日本大金工业(Daikin Industries)也在与10个州接触,讨论潜在的扩张计划。

责任编辑:陈玟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