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人物

雅兰访谈:《梦里花多少》背后的故事

《梦里花多少》诗集作者杨京京。( Lan Liu/大纪元)

【大纪元2023年01月14日讯】(大纪元记者景雅兰采访报导)杨京京是《梦里花多少》诗集的作者,是什么促使她完成这本诗集,这本诗集背后又有哪些故事呢?

杨京京:那一年我母亲过世了,她临终前,我准备回去,却没回成,那种内疚、撕心裂肺的痛苦,刻骨铭心。全世界唯一一个爱你的人走了,再也没有人像她那样爱我,我连一个道别都没有说,她就这么走了。有一次,我哭到嚎,邻居都听到了,她问,你还好吗?得知原因后,她说,你为什么不写本书呢,当时我还在纠结写中文还是英文,她说:“中英文都写!”

于是,我开始着手这本诗集,书里第一首诗,就是写给妈妈,这首诗中英文都写成一个心的形状。诗中写:“故乡一阵风,吹来一朵云,那是妈妈温暖的手,摸着我发顶……”

我当时就是很难受,想到“慈母手中线”,我再也看不到她,她病重时,瘦成皮包骨,好轻啊!我带她出去吃饭,买衣服,她很开心。但是,她是老年痴呆症,不记得事情,她也不记得我是谁,但她知道我是她的亲人,每次都像小孩子一样地笑。

她知道我回来,每天会站在窗户那里等我,我说,“你爱我吗?”她说,“怎么会不爱你”,我问她,“我是谁啊”,她又不记得,她会笑;妈妈走后,明白了什么是心如刀割,永远拿不回来,再也见不到。当时我觉得活下去有什么意义,物质对我而言有什么意义,极大的痛苦让我写了这本书,写这本诗集是一种疗伤,也是一个赎罪。

我多想告诉她,我多么想她,多想跟她多讲一句话,亲亲她,抱抱她,我很想把那些日子追回来,没办法了,只能通过文字、诗词,有时候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杨京京:这本诗集里也有我对童年的回忆,小时有首歌,“记得当时年纪小,我爱谈天,你爱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林梢,鸟在叫,我们不知怎么困觉了,梦里花儿落多少”。

我用《梦里花多少》命名了这本诗集, 梦里花儿落多少,就是我一个心境的写照,不知不觉中,那些老人一个个都走了,这里有对过去的回忆。

二十多年里,我从来没有离开过诗歌,虽然做的是工程师的工作,这本诗集里有一首诗《中国字》,是写给我的祖父杨树达,因为他热爱甲骨文,所以我写下中国字、甲骨文这首诗,用这首诗参加库柏蒂诺诗歌比赛,没想到拿了第1名,第2名、第3名全是美国人。后来诗会的人问我,是否愿意当桂冠诗人。

桂冠诗人(Poet Laureate)源自古希腊、古罗马,人们把桂叶编成花环,放在优胜者或优秀诗人的头上,作为一种荣誉奖赏。库柏蒂诺桂冠诗人是一个志愿者职位,但要求申请人出版过书籍,是诗歌爱好者,有公益心,任期一般是两年。当然这么大的社区,这么多诗人,他们也有甄选,我当时写了一页纸的申请,上面有三个方面,第一、你是谁,第二、是为什么你想成为桂冠诗人,第三、在这个职位上,你将要做什么。

我想把诗词古今、中西,以及人文和科技连起来,这是我最大的一个愿望,我上任后,平均一个月做两个诗会,或举办诗词相关活动。

杨京京:我想了很多方法,让社会上的人,明白人文的重要性,启迪他们,诗词对人心大有帮助。我花了很多时间来培养年轻人,我还举办过小孩子的诗会,去年五月亚洲节,在库柏蒂诺图书馆,展出了很多小孩子写的诗词,画的绘画,展出的有描写粽子、元宵、鞭炮、苏州小桥流水,让我非常感动,社会上也有很大的反响。我觉得还是有很多人,以中国文化为傲,很想来做这些事情,让这里出生的下一代、下几代都能够知道自己本民族的文化。

其实在中华传统里面,对小孩子也有很多启蒙教育,孩子从小会学诗学礼,古时小孩子从小学诗,有《声律启蒙》等读物。“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用这些来培养小孩子对诗词的学习。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了解中文,学习诗词,我认为,第一、你要告诉孩子,不同是优势,能会中文是一种优势标签。第二、阅读者即领导者, 让你的小孩子多阅读。第三、要开放,引导他们的兴趣去做,不要强加。

引导小孩子去发现文化当中的美好,他们就会沉浸其中,流连忘返,当他们自己发现文化中的美好智慧之后,就会舍不得丢下,等于给他们一个宫殿,一个智慧、财富的宫殿。

更多故事,请观看:雅兰访谈 https://bit.ly/3N2mopH ◇

责任编辑:宋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