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秦晋博士2017年致李克强书

图为前中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资料照。 (AFP)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大纪元2023年10月30日讯】(编者按:在中共内忧外患加剧,内斗升级,政局严重不稳的敏感时刻,年仅68岁的前中共总理李克强,在上海突发心脏病猝死,令海内外舆论深感震惊。早在2017年秦晋博士曾致信时任总理的李克强,劝其看清中共必败之命运,不立于岩墙之下,避危于无形。)

在李克强猝死后,秦晋博士感叹道,李克强出生寒门,学业有成;平步青云,仕途畅顺;江曾施计,狸猫太子;习恶罄竹,十年摆设;躺平求生,终被习灭;逝去突然,着实窝囊。

秦晋博士祝李克强先生,西天路上,一路好走。

秦晋博士2017年致李克强书

秦晋博士(新唐人电视台)

2017年3月23日

李克强总理钧座:

先生虽出身于共干之家,根正苗红,然非饮延河之水,食西北小米,有剖符书丹之功,誓书铁券之贵的皇裔贵胄,而能官拜总理,位极人臣,忝列政治局常委之位实为异数。先生今日之成就,非得之于家族之荫庇,而得之于自身努力,勤学苦干也。由是,先生颇得海内外人望,固非虚誉也。晋出身微末,世隶农工,迄逊清,民国,以致当朝,家人从无一官半职,手无寸权,父母之辈老实纯朴,唯上命是从。而晋今日竟然致书当朝首辅,问以天下之事,实在有违父母之命,非孝顺之道也。

先生可知,中共之国已如累卵之危?或曰:中共之国自1949年已历七世,东拒美国于朝鲜半岛,北和俄罗斯,南俯印支半岛小国,西定印度于实际控制线,南海诸岛,东海钓鱼岛皆非腹心之患;更有说道,中国于2010年工业生产能力超越美国。有国嘴金断言:世界从此没有国家可以从外部打垮中国,也就是自1840年以来中国首次无惧于外敌入侵。果如斯言,中国何危之有?中国危矣!难道是危峰缥缈,云影流星般的危言耸听?

杜牧云:“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中共之危,危在党国体制,危在与身俱来之先天缺陷。威权体制之致命环节是接班人之争。从中共建政以降,所谓路线之争本质就是储君之争,大位之争。高岗、刘少奇之争是储君之争,毛、刘之争是大位之争,毛、林之争同样是大位之争。或曰:此言差矣!刘、林并无与毛争大位之意。然而,刘、林虽无与毛争位之意,但刘、林未能参透毛氏圣旨,毛真正属意的太子是毛家远新。刘、林在毛眼中的角色只是毛氏王朝的过渡代理,其实类于谢东闵,严家淦于蒋氏朝廷之过渡角色。然而刘、林不读中国书,不能参透毛氏用心,而踩红线。刘无知之处,无知在捧红太座王光美;林犯忌之处,犯在任由叶群、林立果招摇张扬。对毛而言,这是开子孙店,谋逆篡权的行止,当然是可忍,孰不可忍?邓公复辟,知家天下之危,而倡以隔代指定接班人之制。然而就指定而言,邓公之后又有谁有威德能再作隔代指定?果不其然,习大之后并无“法”定接班人可言。习大今已坐大位五年,似破十年任期规矩。而以十年为期,中共之乱必在十年之内。何以见得?威权体制,大位传承,以血缘为先,如朝鲜之所谓“金刚山血统”。而中共之红三代有何德能要中国民众俯首称臣?“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如秦末天下大乱之局,势在难免,而共党必失其位。何以见得?其理有三,首先,共党已无一党专政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社会发展五阶段论早已被证明是伪科学,沦为笑柄。其二,打江山,坐江山,贵族世袭,皇裔承传,已被世界潮流淘汰,不再具有合理性。其三,天下苦秦久矣。共党权使其臣,虏使其民,从上到下,腐朽烂透, 早已丧尽人心,为民众所不齿。

君不见落马贪官悔过书几乎都有“我出身于贫苦家庭”之语,难道只有贫家子弟才作贪官?君不见王震,叶剑英, 江泽民家族富可抵国,他们除了侵吞国民公产,又有何德何能?又有谁双规落马?中共基层组织黑白同道,渔肉白姓,欺压良善。死刑只为小民而设,大贪巨奸罪恶涛天,未见一人伏法。法制不公,权大于法,令清廷,民国为之汗颜。天下汹汹,民心沸腾,如地火燃烧,寻机而喷涌。正所谓:“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中共亡,中国不会亡。中国民气已开,有识之士社会贤达遍布海内外,一旦受命于民众,担当起治国平天下之任,俱有与世界和谐同步的先天优势。自以为“有兵在”的载沣难逃覆灭之命运,自恃有核弹的中共又有什么理由可以逃出覆灭的命运?“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共党窃据中国神器,有何理由不归还于民?

“知命者不立于岩墙之下”以先生之明难道还看不透中共必败之命运?有道是“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以先生之才学,绝非坐以待毙,效阮籍作穷途之哭者辈。先生如能在天地变易之际,引领党众,顺应潮流,放下武器,开关以迎义师,重建共和于神洲。先生之功可比肩美利坚华盛顿、辛亥袁项城、俄罗斯叶利钦之列。先生如能效法先贤,终结共党独裁专政,重建共和于神州,必将功垂史册,光照千秋。先生于去留之际宜早作谋划,不仅谋善果于自身,亦种善根于家人。书不尽言,还望先生细思。

时祺,

悉尼布衣秦晋谨致书以闻

夏历二月廿七日岁次丁酉

本文表达的是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纪元》的观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