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上课噤声 学者叹妄议入罪的旧文再传

人气 4938

【大纪元2023年07月14日讯】(大纪元记者宁海钟、骆亚报导)中国著名社会学者于建嵘一篇披露中共党内言论禁忌的旧文再引关注。他感叹向中共党政干部讲课,前些年课堂出现热烈讨论,近年却鸦雀无声,原因是听课者被禁止发表有悖党意的言论。观察人士认为,这是因为中共根本没有自信,害怕人们的议论危及其统治。

据中央社7月13日报导,于建嵘在题为《让人妄议又何妨》的文章中提到,几年前他在中共中央党校的省部级干部班讲授社会问题,课堂讨论时鲜明地分成了两派,十分激烈。近两年的课堂上经常鸦雀无声。且再也没有学员围向他单独交流了。学员的级别越高,这种情况越明显。

于建嵘说,他原本以为是自己教学水平越来越差,但在一个省直属机关的处级干部班讲课后,一名学员偷偷地告诉他:“我们喜欢听,但又要装做没有听见,因此对错都不能说”,因为有“纪律要求”。

该学员说,他们绝对不允许在党外人士面前发表与中共相反相悖的言论,党员间在党内非正式场合也不能发表和党相反的言论。

于建嵘还说,对他敢言的授课内容,有人同意他的观点,但怕说出来被其他同事知道,被视为“妄议”。至于那些不同意他观点的学员,却又不敢反驳,怕在争论中“碰了边界,给自己惹麻烦”。

于建嵘因此感叹,因妄议而获罪,会人人自危,而人人自危,这个社会也就真的危险了。

此文原文近日在知乎网站也有人转发。但大纪元记者查证发现,该文早在2016年就在海外流传。最初来源则是微信公号“于建嵘的东书房”。

原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李元华7月14日对大纪元表示,于建嵘这篇言论显然是习近平上台前后的对比。其实上世纪八十年代,因为当时反思文革,中共有一个相对宽松的思想自由时期,但是后来它觉得这种思想自由对它的专制极权不利,所以就收紧。

李元华说,胡温时期确实在言论上仍然比现在宽松,但也是有限的,多数还属于“小骂帮大忙”性质。

2013年,也就是习近平上台的第二年,网上流传中共“七不讲”文件,禁止老师在课堂讨论普世价值、新闻自由、公民社会、公民权利、中共的历史错误、权贵资产阶级和司法独立。2016年底,习近平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声称,要搞清楚“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

近期中国多地进行教师意识形态的集中整肃,要求对高校思政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自查自清”,其中对教师的言论审查追溯至求学期。

李元华说,他原来在大学教书的时候,真的是校长是一把手,书记是二把手,所以当时大学里面起码讲学术自由。即便中央党校也一样。

“原来我们首都师大有一个老师,后来去中央党校教世界史,把当时大学里面的风气就带过去了,就是讲学术自由,以谈到一些问题为荣,可能官员没有那么左,人性还有。现在表面的这种形式都没有了,就是要绝对服从,官员互相监督,谁也不敢在公众场所发表自己真实的想法。”

旅美人权律师吴绍平7月14日对大纪元表示,习近平上台这些年中国大陆倒退严重,整个社会万马齐喑。但问题的根源还是在共产党的一党独裁,解决问题的出路只有推翻中共。“中共倒了,习近平构建的权力体系也自然崩塌了。”

他说中共根本没有自信,害怕像于建嵘这样一针见血的言论,引发人们议论,然后广泛传播之后,对中共执政的合法性和权力稳固产生巨大的冲击。”

现年60岁的于建嵘是湖南衡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著有《当代中国农民的维权抗争:湖南衡阳考察》《中国劳动教养制度批判》《中国信访制度批判》等。

于建嵘是曾经的敢言媒体《南方周末》推崇的人物,2004年获《南方周末》特别致敬人物称号。2010年10月,于建嵘被30万网民自发推举、票选为“2010中国互联网九大风云人物”。

近年,于建嵘鲜有公开谈论时政。

责任编辑:高静#

相关新闻
鲍彤:且从“不得妄议中央”来了解中共
鲍彤:“妄议”是个好东西
江西全国首推公务员禁止妄议省委决策
“不准妄议省委决策部署” 江西下新规背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