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惠林:第十一章 生儿育女经济学

人气 229

【大纪元2023年09月24日讯】一个人为何降临人世?虽然有着不少传说和神话,但由母体生出来应是最真实,是世人都知道的。不过,为何母亲会有生育的行为呢?这得溯及父母为何会有生育的念头。若由经济学理着手,也可以得到很清晰的了解。本章就借用“生育力的个体经济理论”来解析。

藉由小孩和财货给人的感受作比拟

这个理论是由经济学界的天才、2014年5月去世的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贝克(G. S. Becker)教授所揭示,而完整的数学模型则由威里斯(R. Wilis)教授予以完成。如以上数章所述,个别消费者所追求的是效用极大,而效用的获得系由消费“财货”而来,所谓的财货,范围极广,我们也可以简单的归为两类,一为小孩(当成一种特殊的消费财),一为其它的商品。此处,似乎将小孩物品化,理由是小孩提供给父母或家庭成员的满足(或效用),与其它的物品无异。这种将小孩当成耐久性消费财的方式,即使是在思想开放的美国,也不只受到社会学家和其它学界的严厉批判和挞伐,就连经济学家中也有不少反对者,至于其它较为保守的社会,就更可想而知了。这些反对者认为,此举简直是对“人的尊严”之一大侮辱,实在令人无法忍受。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分析并不是真的把小孩与冰箱等耐久性消费财同等对待,由而可以交换、买卖,而是藉由小孩和财货给人的感受相同作为比拟而已,只表示一种相同的感觉罢了,应该不至于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何况这种分析系属“事前”的概念,亦即行为者在实现其行为前,先由客观环境的判断作为选择行为的基础。也就是说,要不要生小孩、生多少个小孩,是在事前就已作适当的决定了,而不是在小孩生下之后再决定如何处置。

小孩为一种“正常财”,当所得提升时,应对小孩的需求有正向效果

我们暂且撇开这些价值观方面的争论不谈,而假设这样的处理可以接受,接着即可在所拥有的所得及物品的相对价格等限制条件下作消费抉择。在此分析下,假设其它情况不变,如果小孩的价格逐渐高于其它物品的价格,则对小孩的需求量就会减少,这就是所谓的“替代效果”(substitution effect),那么,小孩的价格(或成本)指的又是什么呢?一为有形成本,即食、衣、住、行等养育成本,以及提升品质的教育费用等;另一为隐含成本,此即由于生、养小孩而不能工作所损失的当期工作报酬。而根据消费理论告诉我们,既然小孩为一种“正常财”(normal goods),当所得提升时,应对小孩的需求有正向效果,亦即,所得愈高,小孩会生得愈多,此即“所得效果”(income effect);不过,我们也不要忘了,除了对小孩的数量有所需求外,小孩的品质更是被强烈的需求。我们也知道,所得提升、教育程度愈高,对小孩品质的要求也提高,小孩的成本也愈形上涨(不但由于要小孩吃得有营养,穿得更体面,受更完美的教育,致每个小孩的有形成本增加,而且父母的所得高,表示单位时间的工作报酬高,时间成本高,于是隐含成本亦高),替代效果大过所得效果,因此,对小孩的需求很自然的不得不减少,这应该就是我们当前社会的写照。如果你(你)是为人父母者,对于这样的分析,不知以为然否?

这里,再要提醒读者注意的是,上面的分析是将小孩比拟为耐久性消费财,小孩子本身直接对消费者(父母及家庭成员)产生效用,这是较适用于进步国家或社会的说法。而在落后的国家及社会里,却往往将小孩当成投资财或生产财,对于小孩的需求,主要是作为未来财务安全的来源,亦即中国人“养儿防老”的固有观念。

倘使生育力的个体经济理论可适当解释我们当前(生育率低)的现象(应该是的),那么,除非到了那么一天,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到达小孩子对父母的价值再升高(或其相对价格下跌了),否则任凭政策如何订定(也许某些奖励措施可产生诱因,但其成本颇高),要想稳住出生率使之不降,甚至提高出生率,恐怕将会事倍功半!至于家庭计划所发生的效果,是居于辅助性的地位,只能配合行为观念的转变而因势利导。

(作者是中华经济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朱颖

相关新闻
社会学家:安全关切不能成为一国入侵他国的理由
退休社会学家观神韵:人类需要传统价值
中共推“新婚育文化”专家:破坏传统 重建难
少子化桃园230万市民亮相 张善政打造宜居城市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