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焦点

台立院最后会期 司改会吁通过五件司改案

【大纪元2023年09月27日讯】(大纪元记者常怀仁台湾台北报导)司改会27日举行记者会提出五件司改法案,呼吁呼吁立法院及相关机关能够重视,把握修法的最后机会,包含通过《刑事诉讼法》鉴定制度修法、通过“禁止酷刑公约施行法”、设立“国家司法科学委员会”、强化民事诉讼第一审、修正《法官法》职务监督。

一、通过《刑事诉讼法》鉴定制度修法,司改会表示,透过刑事鉴定制度改革、建立鉴识科学标准、完善证物保管机制,才能有效强化事实审,提升司法发现真相的能力, 而且刑事诉讼法欠缺要求鉴定人到庭诘问的规范,以致法官无从检视鉴定报告的合理性、正确性,也会错失阻止冤案发生的最后机会。

二、通过禁止酷刑公约施行法,司改会表示,期待民进党政府尽快通过《禁止酷刑公约施行法》,并据以建构更加完整的制度,包括订定明确的酷刑罪,规范“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与处罚”,加强对酷刑罪的调查与追诉,并设置“国家酷刑防范机制”。

三、设立“国家司法科学委员会”,司改会指出,目前台湾在鉴定实务上,欠缺统一科学标准及方法、也无统一的实验室认证制度,以致仍会出现如“高雄医大毒品鉴验事件”的严重错误。因此,应设立“国家司法科学委员会”,制定并推动鉴定技术规范、鉴定机构认证与人员证照、建立检验报告之复验及查核机制及错误通报管道等。

四、强化民事诉讼第一审,司改会指出,台湾《民事诉讼法》在证据法则、调查证据方法上已长期未通盘检讨,若未能先“强化第一审”就先“关门”,可能严重影响人民救济之权利。

所以,司改会表示,他们已提出减轻司法负担的七大方案,包含放宽现行犯不予解送检察官的情形、放宽不起诉及缓起诉处分范围、法官助理协助草拟裁判书类流程等建议。另外,亦提出强化民事第一审的草案,将人证的调查程序、重大案件一审落实合议、法院得职权调查证据界限等问题纳入修法范围。

五、修正《法官法》职务监督,司改会表示,目前《法官法》对于职司职务监督的司法首长应具备的素养、遴任程序、考核与解任,规范密度实属过低。因此,呼吁立法院应修正《法官法》,强化院长监督法官责任。

责任编辑:郑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