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共享充电宝乱象丛生 强取个人信息引关注

人气 2190

【大纪元2023年09月05日讯】(大纪元专题部记者何嘉幸综合报导)中国共享充电宝市场乱象丛生,乱收费现象普遍,强取个人隐私信息成风。近日上海当局承认了这一现象的普遍存在,引起关注。

澎湃网8月30日报导,租借手机充电器的市场中普遍存在消费者个人信息被“过度采、强制要、诱导取、违规用”等违法违规现象,上海市网信办近期称,将集中整治。

共享充电设备强制索要个人信息

据报导,市场上诸多品牌的共享充电设备,如电饱饱、C站充电、火电宝等在还未进入租借的扫码环节,就强制索要消费者的手机号码、微信昵称、头像等个人信息,并存在用户注销账号困难等问题。

目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正规充电宝“大牌”也存在上述问题。澎湃记者近日暗访实测上海共享充电宝大牌,发现有的账号很难注销,有的存在频繁索要位置、账户登出难、定向推送信息不能关闭等问题。

其中,“美团充电”在租借和归还过程中,小程式4次索要位置信息,1次索要手机号码。“搜电”在归还时频繁获取位置信息。“小电”隐私政策明确称,“收集使用者地理位置信息、浏览记录、交易习惯、收集号码”,但小程式却未提供关闭定向推送信息的管道。

大纪元记者查询艾瑞咨询发布的《2023年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研究报告》发现,2022年,怪兽充电、小电、美团、街电、搜电等企业占据96%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使用次数最多的品牌”一项中,61.3%的受调查者选择怪兽充电,其后依次是美团和街电,都有50%左右。

目前,即使正规的大牌共享充电器,也没有一家有“自动注销账户”的功能。

不少专业人士写文章,如《警惕身边的共享充电宝陷阱》《警惕!你的个人隐私可能已被共享充电宝窃取!》《共享充电宝不但想赚钱,还盯上了用户的个人隐私!》等提醒使用者,谨慎使用相关产品以及对个人信息作出授权。因为一些不法分子已经构建了贩卖个人隐私和信息的灰色产业链条。

近些年来,中国发生很多网络银行、学生贷款等诈骗案。不法分子利用所掌握的个人信息诱骗受害者将银行存款转入诈骗账户,屡屡得手。

但是,共享充电宝企业强制收集非业务必须个人信息的侵权行为一直被放任自流。同时,消费者还被强制收费。

共享充电宝强制收费乱象

据黑猫大资料中心统计,黑猫投诉平台2022年“共享充电宝”相关投诉累计超5万条。2023年截至到7月31日,涉及“共享充电宝”的投诉累计超2.8万条,平均每日相关投诉超百条。涉及怪兽、街电、来电等多个品牌。不提示而涨价、收费过高、不退押金、不经允许扣会员费、归还后仍自动计费、好借不好还、无法联系客服退款等问题频频发生。

今年7月以来,主流共享充电宝租借费用基本以每小时4元起步。怪兽等部分品牌设置半小时充电起步,每24小时封顶价格从20元到50元不等。比起2021年的1元、1.5元每小时,价格翻了三四倍;比起早期每小时0.5元,现在已经翻了8倍。

“封面新闻”8月10日的文章晒出成都市民张女士的账单显示,仅仅3小时16分钟,收费就高达20.9元。

充电宝好借难还的问题也被普遍吐槽。

南京市民陆先生2月向《现代快报》反映,他在四方城西路借了一个“小电”充电宝,使用半小时后归还充电宝,但三天后却被以未归还充电宝自动扣费99元。

消费者按时归还充电宝仍被扣费的问题,对于小电科技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2021年,小电科技就曾因“消费者归还充电宝后仍被扣99元”,投诉量登上杭州市市长热线1至11月单体投诉量第一,之后又因类似原因不断被投诉。

在黑猫投诉的信息显示,怪兽、街电、搜电等巨头都被大量投诉归还后仍被充电宝计费,只是小电被投诉最多而已。

有武汉市民反映,他在一家商场借了一个共享充电宝,等到吃完饭想还的时候,发现原来的租借点卡槽已经满了。跑了好几个地方,发现要么卡槽也是满的,要么系统提供的是假归还点,不仅跑了冤枉路,最后还多掏了好几十块钱。

美团、怪兽充电、小电科技等运营方客服均表示,充电宝没有自动停止计费的功能,只要未归还,充电宝将持续计费。

大纪元记者查阅发现,充电宝强制乱收费现象在2020年就已经很突出。《工人日报》2020年12月18日发布的《好借难还、隐私泄露……共享充电宝的“坑”你遇到过吗?》报导中,有多个相似案例。

中国大陆专业的电源行业门户网站“OFweek电源网”今年3月15日的文章表示,共享充电宝企业制造了一些坑,来隐形地收割用户。

收割用户手段之一是,普遍采用低效率的产品,延长使用者充满手机电量的时间。该文引述杭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的测试结果说,包括来电、街电、搜电、怪兽、小电等共享充电宝,30分钟手机充电量均只能达到20%,充电1小时以后,手机电量没有一家能超过50%。

收割用户手段之二是,设置归还租用产品的障碍,让使用者能租不能还。具体的操作就是,在用户租用拿走共享充电宝以后,马上让运营代理补货插进充电桩,把卡槽占满,让临时租用的用户无法归还,等时长累积到一定程度,最终就会迫使一部分用户花99元买个不值钱的充电宝产品。

“开甲财经”报导,在拼多多上5,000毫安的小电充电宝只要25.5元;小米10,000毫安的充电宝只要79元。可以肯定的是,小电等充电宝以99元单价强制售卖给消费者,是一桩暴利的生意。

旅美时政评论人士李燕铭9月3日对大纪元表示,中共长期纵容高科技公司强制获取个人信息,根本不在意侵犯了人权。上海市网信办此番的所谓整治,也没有触及让消费者焦虑的充电宝乱收费等现象,其背后存在利益集团内斗的因素。

责任编辑:连书华#

相关新闻
西安地铁拟禁用充电宝 网民愤怒
网传小米内置反诈中心APP,网民:隐私上交国家
大陆充电宝可窃听、定位 民众生活可被直播
北京地铁上女子充电宝爆炸 现场烟雾弥漫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