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低温户外工作 意识模糊反应迟缓速送医

最近日夜温差大,对从事户外、室内低温工作者更容易造成健康伤害或促发疾病。示意图。(中央社)
人气: 50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24年01月12日讯】(大纪元记者赖玟茹台湾台北报导)近日气温骤降、日夜温差大,对从事户外、室内低温工作者更容易造成健康伤害或促发疾病。医师提醒,在低温区工作时间勿太久,若觉得寒冷难忍、身体颤抖,就要立刻进入温暖的室内或营帐等庇护所,如已有意识模糊、反应迟缓等症状,务必送往急诊就医。

劳动部职业安全署2015年增列劳工保险职业病种类项目,加入“低温作业或低温物品引起之冻伤、失温等疾病”,具有潜在暴露的职业包括冷冻仓库作业、户外建筑业、农耕畜牧业以及高山工作等,高龄长者、三高病患及有酗酒习惯者更是其中的危险族群。

台北慈济医院职业医学科主任赖育民说明,正常人体核心体温为37±0.5℃,当核心体温出现下降趋势,就容易引发低体温症,即所谓失温。依瑞士低体温分级系统,可将低体温划分为三级,当体温下降到35℃~32℃,代谢速率、呼吸速度及脉搏会增加,身体会不自觉颤抖,出现思考迟钝、无法完成复杂动作等情形,此为轻度低体温。

若体温持续下降至32℃~28℃,心输出量、呼吸速度与脉搏会减缓,整体对冷的感知会变差,发生意识模糊、心律不整症状,属于中度低体温症,若未即时接受治疗,就可能发展为重度低体温,即核心体温低于28℃,人体会陷入昏迷,甚至死亡。

赖育民表示,“若持续暴露在低温环境中,会刺激交感神经造成血管收缩,收缩压会上升10~20㎜Hg,舒张压会增加5~10㎜Hg,导致血压上升,进而诱发出血性脑中风或主动脉剥离等急性疾病。”

若周边有人出现失温情况,要如何应变?赖育民说,首先要立即送医急救,让体温回到正常核心温度,等待医疗支援前,可尝试以下方法自行为患者回温,按临床指标与低温的程度分为被动回温与主动回温。

针对轻度或中度低温病人,可采被动回温法,将其移动至温暖干燥的环境,替换衣物并给予温热食物;主动回温法是针对重度低体温病人,利用照烤灯、暖气、温水袋或是41℃温静脉输液等方式,以每五分钟回温0.5℃~1℃的速度渐渐提高体温,必须在到院后有医疗人员照顾时才能施行。

赖育民提醒,台湾虽然位于亚热带,但冬天大陆冷气团南下时仍容易出现低体温状况,尤其最近温差大,猝死事件频发,民众应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做好预防。凡是在低温环境工作者,务必遵从工作指引,穿着防寒套装、食用温热食物、工作时间勿太久。若觉得寒冷难忍、身体颤抖就要立刻进入温暖的室内或营帐等庇护所。如已有意识模糊、反应迟缓等症状,务必送往急诊就医。

责任编辑:吕美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