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看板

台湾菁英职涯博览会:美国职场别怕厚脸皮

2024年4月20日,(左起)汤京晔、马万钧、曾宪荣、刘登凯讨论“职涯的转换和发展”。(主办方提供)

【大纪元2024年04月23日讯】(大纪元记者徐曼沅洛杉矶报导)第二届“北美台湾菁英职涯博览会”(TECCNA)于4月20日(周六)在洛侨中心登场,逾200位在大洛杉矶地区的台湾及亚洲族群求职者参与。活动由台湾青年美国职涯发展协会(Career Taiwan USA)、南加州玉山科技协会、台美科技年会、洛杉矶台美商会青年部、柑县台美商会青年部等联合主办,驻洛杉矶经济组组长刘伦正与洛侨中心副主任郑心茹出席。

2024年4月20日,第二届“北美台湾菁英职涯博览会”(TECCNA)在洛侨中心登场,逾200人参与。(主办方提供)

玉山科技会长汤京晔表示,博览会延揽各面向产业菁英,从科技到商业、金融到行销等知名企业。与会者不仅能学到在北美就职的专业经验以及最新产业趋势,还有机会与潜在雇主面谈,拓展人际关系网。

第一场讲座以“职涯的转换、过渡和发展”为主题,由汤京晔主持,邀请美国喷射推进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刘登凯博士、Meta媒体马万钧、创办Cytolumina Technologies生技的曾宪荣教授主讲。

刘登凯表示自己的职场经历颇多转折,曾共事的同仁很多。他建议在美国职场别怕“厚脸皮”,工作时绝不要害羞,要常保自信、不怕改变,与同事尽量和谐相处。

曾宪荣认为,发展职涯最简单的准则,就是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疫情后,他曾为此学习静坐及读佛经让心平静,因为当时公司面临重大挑战,如果丧气就前功尽弃,所以只能寻找自我调节的方式。

曾任Google软体工程师、获2019年“奥斯卡科学技术成就奖”的马万钧,建议求职者投入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因为做喜欢的事,有助更积极自我训练、累积实力,工作也比较容易顺利完成。

第二场讲座以“台湾与美国就业文化的差异”为题,由沈毅昌主持。讲者Taboola资料科学家巫孟伦认为,大多数的台湾企业强调团队合作和长期忠诚度,而美国则更注重个人的潜能和创新。台湾人在美国工作要学习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尝试新事物和新思维方式,丰富想像力和拓展视野,才能激发创造力。

加州生技公司AcuraStem研究主任张纹瑄则分享,美国注重工作与生活平衡,所以不要只单纯的工作,应探索各种领域,学习与不同背景的人交流,参加社交活动,建立人脉网络,有助了解行业动态,促进事业升级。

全球人力资源平台新创Worca创办人之一林帝文,提醒求职者,美国职场文化非常多元,私人企业重视效率且强度竞争、具高压力;但相比台湾,美企反而更容易开放地沟通,上司会鼓励员工提出想法和容纳不同意见。所以,当上司征询意见时,不要模糊回答、模拟两可,一定要简明扼要回答,要明确表达能否完成工作项目。

第三场讲座由胡爱美主持,以“加州的就业市场”为题。Spokeo的人才招募总监William Uranga、任职Away的杨琮钦、Taboola副总裁俞宁宁等,皆认为加州的就业市场目前仍呈现稳健增长趋势,科技、医疗、娱乐和绿色能源等领域都是未来前景看好的产业。但加州产业也面对许多变化,如疫情后许多员工在家工作;并且人工智能兴起,员工必需尽速学习新技能。◇

责任编辑: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