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理律内控出大纰漏 震惊业界

人气: 80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16日讯】〔自由时报记者刘志原╱台北报导〕理律法律事务所爆发法务人员盗领新帝公司三十亿元股款弊案,国内多家国际法律事务所获悉,均直呼“不可思议”,纷纷指出理律的内部控管,显然出现极大的问题。

  一名男性律师指出,理律共有十余位“合伙人”,以负责跨国案件著称,从八十年代的国防部“剑龙”潜舰案,及拉法叶等军购案赚了不少钱,但盈余已在每个年度均分给合伙人,这次爆发盗领案,律理的十余位合伙人肯定得自掏腰包来赔偿美商“新帝”。

 一位不愿具名、任职知名国际法律事务所的女律师表示,昨天一早看了自由时报头版关于理律案的报导后,觉得很不可思议。

 这位女律师指出,对于新帝公司的委托售股案,法律事务所扮演的应属“代办”角色,由事务所代替客户至券商开户,并开立银行账户作为股款往来之用,这样的代办工作,通常是由国内的外商银行承接,较少由法律事务所负责。

 她强调,若是新帝这么大金额的委托案,一定是由资深的律师负责,绝不可能仅有一人独自运作,更重要的是,客户的印鉴、银行账户、股票,也得分由不同人保管,而股票交易、股款进出,每一次、每一笔都要由事务所“合伙人”级的律师签章核可才行。

 她说,这样的运作模式,在业界是众人皆知的事,也行之有年,在此交叉牵制的控管机制下,要出错应该不容易,但理律却将新帝案交给既非律师也非合伙人的法务人员处理,令人无法理解,且数十亿元的款项被汇出,竟无人察觉,更是匪夷所思。
一名资深律师表示,搞不懂理律为何将这么庞大金额的案件,由不具律师资格的法务人员刘伟杰单独办理,这使刘伟杰能从容上下其手,轻松盗走三十亿元。

 蔡姓法律事务所主持人说,国内的事务所承接这样的案子并不多,但理律爆发这么高金额的盗领案,的确令人难以理解。

 对理律的监守自盗案,多数律师除表示震惊外,均低调指出“同业出事”,不方便多说,以免予外界有“落井下石”的误会,而部分律师表示,这对理律多年累积的盈余及声誉,是一大斲伤。

〔记者杨国文╱台北报导〕理律法律事务所爆发监守自盗弊案,司法界人士除对其内部控管问题,高呼“难以置信”外,并认为应记取前车之鉴。

 不愿具名的多位资深法界人士一致表示,在律师界建立多年卓越声誉的理律法律事务所,按理说,应该在内部控管方面颇有制度才是。对于发生法务人员能够只手遮天侵占客户钜额款项,再洗钱到国外而未被人发觉一事,多位法界人士认为,应是内部控管、查核流程等方面出疏漏,有必要全面检讨。

 法界人士也指出,对于律师界而言,“理律案”应严肃看待,因为理律所发生的问题,难保不会出现在其他事务所,故本案也可促使律师界全面体检内部查核制度落实否。

 法界人士也指出,理律长期以来建立不错的商誉,经历此事件的冲击后,除须面对委托的美商新帝公司可能提出钜额赔偿的问题外,还包括取得客户的信赖等课题。

 理律案爆发后,是否会影响国内法律事务所的生态和释出市场,昨日也引起律师界人士高度关注,多家大型法律事务所昨日则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谨慎看待此事件的“后续效应”。

理律杀伤力 不亚于国票案

〔记者杨国文╱台北报导〕国际间,大型公司惨遭员工亏空公款的丑闻并不罕见,金额动辄新台币数十亿元,甚至数百亿元之谱;理律法律事务所爆发的法务专员刘伟杰侵占三十亿元钜款案,虽然算不上“名列前茅”,对照“理律”在法界树立的权威地位,已是“够震撼”的了。

 几年前,在国际间爆发的“霸菱案”,至今仍然是一介员工“搞垮”一家大公司的著名案例,而涉案主角李森亏空的十四亿美元,约合新台币四百八十亿元,仍旧如同天文数字般高悬着,令人咋舌。
观察我国的案例,则以国际票券公司营业员杨瑞仁盗领一百零二亿元的情节,最为严重。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杨瑞仁年纪尚不到三十岁,且仅是一位营业员的身份,实在令人难以想像。
“理律案”的刘伟杰,则是位四十二岁的法务专员。

 “理律案”带来的震撼程度,则不亚于“国票案”。

 比较两者的分野,则是分别在律师界和金融界造成“大地震”;然而,“理律案”带来如同原子弹般的杀伤力,可能更甚于“国票案”,理由之一在“理律”于律师界有重量级地位,再者,也因此让人对其“内部控管不佳”所造成的疏失感到不可思议。

 历年来,我国爆发官商勾结、金融弊端不在少数,不过,绝大部分都是集团负责人、高阶主管的“杰作”,例如,广三集团总裁曾正仁涉及向台中商银超贷、掏空顺大裕公司资产等弊情,类如杨瑞仁、刘伟杰等仅具员工身份就能闯下大案的,还真是“凤毛麟角”。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